2024年湖北考生多少分能上南京工业大学?最低需排名位次多少?今年有意报考南京工业大学的考生,请参考赶考生高考志愿智能填报系统查询的:南京工业大学在湖北历年招生录取分数线、位次等数据,考生可以自己测一测被录取的概率!
一、2024年湖北新高考多少分可以上南京工业大学
2024年湖北新高考考生要想上南京工业大学本科批:物理类预估需561分左右(位次39187名左右),历史类预估需559分左右(位次7110名左右)。
1、2023年南京工业大学在湖北本科批最低录取分数线:物理类为556分(位次42750),历史类为557分(位次7610)。
2、2022年南京工业大学在湖北本科批最低录取分数线:物理类为524分(位次46195),历史类为557分(位次6590)。
3、2021年南京工业大学在湖北本科批最低录取分数线:物理类为579分(位次25780),历史类为590分(位次5558)。
注:以上只是湖北高考最低多少分能进南京工业大学,可选择的专业范围较窄,若是打算报考热门专业,则需要考生更高的成绩分数或者位次排名。
二、南京工业大学在湖北各批次录取分数线(近三年)
1、物理类
年份 | 招生省份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
2023 | 湖北(物理类) | 本科批 | 597 | 20672 | 424 |
2023 | 湖北(物理类) | 本科批 | 594 | 22035 | 424 |
2023 | 湖北(物理类) | 本科批 | 592 | 23010 | 424 |
2023 | 湖北(物理类) | 本科批(国家专项计划) | 556 | 42750 | 424 |
2022 | 湖北(物理类) | 本科批 | 565 | 21636 | 409 |
2022 | 湖北(物理类) | 本科批 | 565 | 21636 | 409 |
2022 | 湖北(物理类) | 本科批 | 564 | 22155 | 409 |
2022 | 湖北(物理类) | 本科批 | 562 | 23165 | 409 |
2022 | 湖北(物理类) | 本科批 | 562 | 23165 | 409 |
2022 | 湖北(物理类) | 本科批(国家专项计划) | 524 | 46195 | 409 |
2021 | 湖北(物理类) | 本科批 | 592 | 19742 | 397 |
2021 | 湖北(物理类) | 本科批 | 588 | 21487 | 397 |
2021 | 湖北(物理类) | 本科批(国家专项计划) | 579 | 25780 | 397 |
各专业分数线:https://www.gankaosheng.com/zhiyuan/ |
2、历史类
年份 | 招生省份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
2023 | 湖北(历史类) | 本科批 | 557 | 7610 | 426 |
2022 | 湖北(历史类) | 本科批 | 557 | 6590 | 435 |
2021 | 湖北(历史类) | 本科批 | 590 | 5558 | 463 |
各专业分数线:https://www.gankaosheng.com/zhiyuan/ |
注:2024年预估分数线只是作为高考志愿填报参考,由于影响因素较多,究竟2024年湖北高考多少分能上南京工业大学,待2024年高招结束后,以高校发布的信息为准。
三、南京工业大学简介
南京工业大学办学历史可溯源于1902年创办的三江师范学堂,2001年由原南京化工大学与原南京建筑工程学院合并组建,是首批入选国家“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2011计划)高校,是江苏高水平大学建设高峰计划A类建设高校、江苏省重点建设高校、江苏省综合改革试点高校、江苏省人才强校试点高校、国家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国家级创新创业学院建设单位、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教育部首批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试点高校、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试点高校、教育部国防教育特色学校、江苏省落实“科技创新改革30条”试点高校。学校秉承“明德、厚学、沉毅、笃行”的校训,以建成特色鲜明国内一流国际知名创业型大学为发展目标,坚持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形成了产学研协同创新的鲜明特色。
学校具有雄厚的科研实力,设有材料化学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柔性电子材料与器件国际联合研究中心、国家生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特种分离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热管技术研究推广中心、国家大学科技园、江苏先进生物与化学制造协同创新中心等国家级科研平台7个,省部级研究中心32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27个。“十二五”以来,学校科研项目及成果获各级各类奖励500余项,其中,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6项、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6项、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项,获教育部“中国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展”2项。现有7人荣获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奖。现有科技部“创新人才推进计划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6人、“创新人才推进计划重点领域创新团队”1个,教育部“创新团队发展计划”滚动支持1个。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