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云南考生多少分能上西北工业大学?最低需排名位次多少?今年有意报考西北工业大学的考生,请参考赶考生高考志愿智能填报系统查询的:西北工业大学在云南历年招生录取分数线、位次等数据,考生可以自己测一测被录取的概率!
一、2024年云南高考多少分可以上西北工业大学
2024年云南高考考生要想上西北工业大学本科批:理科预估需590分左右(位次7512名左右),文科预估需602分左右(位次1268名左右)。
1、2023年西北工业大学在云南本科批最低录取分数线:理科为593分(位次6942),文科为603分(位次1243)。
2、2022年西北工业大学在云南本科批最低录取分数线:理科为606分(位次7211),文科为635分(位次1254)。
3、2021年西北工业大学在云南本科批最低录取分数线:理科为597分(位次8148),文科为623分(位次1643)。
注:以上只是云南高考最低多少分能进西北工业大学,可选择的专业范围较窄,若是打算报考热门专业,则需要考生更高的成绩分数或者位次排名。
二、西北工业大学在云南各批次录取分数线(近三年)
1、理科
年份 | 招生省份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
2023 | 云南(理科) | 国家专项计划本科批 | 624 | 2577 | - |
2023 | 云南(理科) | 本科一批预科 | 593 | 6942 | 485 |
2023 | 云南(理科) | 本科一批 | 631 | 1933 | 485 |
2022 | 云南(理科) | 本科一批 | 641 | 2155 | 515 |
2022 | 云南(理科) | 本科一批(预科) | 606 | 7211 | 515 |
2021 | 云南(理科) | 国家专项计划本科批 | 623 | 3430 | 520 |
2021 | 云南(理科) | 本科一批预科 | 597 | 8148 | 520 |
2021 | 云南(理科) | 本科一批 | 630 | 2564 | 520 |
各专业分数线:https://www.gankaosheng.com/zhiyuan/ |
2、文科
年份 | 招生省份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
2023 | 云南(文科) | 本科一批 | 603 | 1243 | 530 |
2022 | 云南(文科) | 本科一批 | 635 | 1254 | 575 |
2021 | 云南(文科) | 国家专项计划本科批 | 623 | 1643 | 565 |
2021 | 云南(文科) | 本科一批 | 625 | 1492 | 565 |
各专业分数线:https://www.gankaosheng.com/zhiyuan/ |
注:2024年预估分数线只是作为高考志愿填报参考,由于影响因素较多,究竟2024年云南高考多少分能上西北工业大学,待2024年高招结束后,以高校发布的信息为准。
三、西北工业大学简介
西北工业大学(简称西工大)坐落于陕西西安,是一所以发展航空、航天、航海等领域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为特色的多科性、研究型、开放式大学,是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隶属于工业和信息化部。学校1960年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重点大学,“七五”“八五”均被国务院列为国家重点建设高校之一,1995年首批进入“211工程”,2001年进入“985工程”,2017年进入“一流大学”建设高校(A类)行列,是“卓越大学联盟”成员高校,是“一带一路”航天创新联盟发起高校。建校以来,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秉承“公诚勇毅”校训,弘扬“三实一新”(基础扎实、工作踏实、作风朴实、开拓创新)校风,确定了“五个以”(以学生为根、以育人为本、以学者为要、以学术为魂、以责任为重)的办学理念。在扎根西部、献身国防的建设历程中,学校始终坚持立德树人、育领军人才,始终坚持科技创新、铸国之重器,始终坚持与时俱进、担时代大任,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书写了新中国历史上的多个“第一”,为武器装备研制、国防领域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安全可控和西部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撑,是连续两次被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联合授予“重大贡献奖”的唯一高校。学校先后获得“全国文明单位”“全国文明校园”“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全国创先争优先进基层党组织”等荣誉称号和表彰奖励。今天在加快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上续写新的辉煌。
学校加快成果转化,服务社会能力增强。在鼓励专注教书育人、潜心研究学问的同时,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对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着力推动政产学研融合发展。学校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部署,瞄准新时代西部大开发、陕西高质量发展新篇章的发展机遇,深度融入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建设,扎实推进科技成果转化“三项改革”,发起成立了陕西空天动力研究院等新型研发机构,协同推进“翱翔小镇”“西安碑林环大学硬科技创新街区”建设;瞄准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等区域战略,与地方政府开展深度合作,推进深圳、长三角、重庆、宁波等异地创新机构的建设。学校积极推进科技成果转化,获批首批“未来产业科技园”“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依托优势学科创新成果培育的铂力特、鑫垚股份、华秦科技、爱生集团等一批高新技术企业在增材制造、陶瓷复合材料、高端装备制造等领域取得丰硕成果,成为国防科技事业发展的中坚力量和区域经济发展的创新源头,逐步形成了行之有效的科技成果转化“西工大模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