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安徽考生多少分能上安徽大学?最低需排名位次多少?今年有意报考安徽大学的考生,请参考赶考生高考志愿智能填报系统查询的:安徽大学在安徽历年招生录取分数线、位次等数据,考生可以自己测一测被录取的概率!
一、2024年安徽新高考多少分可以上安徽大学
2024年安徽新高考考生要想上安徽大学本科批:物理类预估需566分左右(位次32392名左右),历史类预估需569分左右(位次4068名左右)。
1、2023年安徽大学在安徽本科批最低录取分数线:理科为564分(位次33214),文科为564分(位次4767)。
2、2022年安徽大学在安徽本科批最低录取分数线:理科为556分(位次34363),文科为566分(位次4447)。
3、2021年安徽大学在安徽本科批最低录取分数线:理科为558分(位次34535),文科为606分(位次4853)。
注:以上只是安徽高考最低多少分能进安徽大学,可选择的专业范围较窄,若是打算报考热门专业,则需要考生更高的成绩分数或者位次排名。
二、安徽大学在安徽各批次录取分数线(近三年)
1、理科
年份 | 招生省份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
2023 | 安徽(理科) | 国家专项计划本科批 | 594 | 17975 | - |
2023 | 安徽(理科) | 地方专项计划本科批 | 594 | 18037 | - |
2023 | 安徽(理科) | 本科一批 | 580 | 24602 | 482 |
2023 | 安徽(理科) | 本科一批(中外合作办学) | 564 | 33214 | 482 |
2022 | 安徽(理科) | 国家专项计划本科批 | 582 | 18738 | 491 |
2022 | 安徽(理科) | 本科一批 | 572 | 24293 | 491 |
2022 | 安徽(理科) | 本科一批(中外合作办学) | 556 | 34363 | 491 |
2021 | 安徽(理科) | 国家专项计划本科批 | 587 | 19279 | 488 |
2021 | 安徽(理科) | 地方专项计划本科批 | 586 | 19840 | 488 |
2021 | 安徽(理科) | 本科一批 | 578 | 23663 | 488 |
2021 | 安徽(理科) | 本科一批(中外合作办学) | 558 | 34535 | 488 |
各专业分数线:https://www.gankaosheng.com/zhiyuan/ |
2、文科
年份 | 招生省份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
2023 | 安徽(文科) | 国家专项计划本科批 | 567 | 4271 | - |
2023 | 安徽(文科) | 地方专项计划本科批 | 569 | 3975 | - |
2023 | 安徽(文科) | 本科一批 | 564 | 4767 | 495 |
2022 | 安徽(文科) | 国家专项计划本科批 | 566 | 4434 | 523 |
2022 | 安徽(文科) | 本科一批 | 566 | 4447 | 523 |
2021 | 安徽(文科) | 国家专项计划本科批 | 607 | 4641 | 560 |
2021 | 安徽(文科) | 地方专项计划本科批 | 606 | 4853 | 560 |
2021 | 安徽(文科) | 本科一批 | 608 | 4401 | 560 |
各专业分数线:https://www.gankaosheng.com/zhiyuan/ |
注:2024年预估分数线只是作为高考志愿填报参考,由于影响因素较多,究竟2024年安徽高考多少分能上安徽大学,待2024年高招结束后,以高校发布的信息为准。
三、安徽大学简介
安徽大学(Anhui University)坐落于素有“三国故地、包拯家乡,江淮首郡、吴楚要冲”美誉的历史文化名城、安徽省省会合肥市。学校是世界“双一流”和国家“211工程”建设首批入列高校,是安徽省人民政府与教育部共建高校,是安徽省属重点综合型大学。
学校坚持走科研强校之路,不断增强科技创新实力。学校学科门类齐全,综合性特色显著,覆盖理学、工学、文学、历史学、哲学、经济学、法学、管理学、教育学、艺术学等10大门类,拥有2个国家级重点学科、25个省级重点学科;材料科学、化学、工程学、计算机科学、数学、环境/生态学等6个学科进入ESI排名前1%(4个学科进入前5‰);坚持“人才强校”战略,现有教职工335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2359人,副高以上专业技术职务者1107人;实质双聘院士4名;全职引育“国家杰青”“万人领军”等国家级领军人才34人次;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安徽省“海外高层次人才”“学术和技术带头人”等地方领军人才365人次。已形成了以两院“院士”、国家“杰青”“优青”等为引领,师德高尚、结构合理、业务精良、国际化程度较高的师资队伍;科学研究聚焦集成电路先进材料与技术主攻方向,建设了“强光磁集成实验设施”“信息材料与智能感知”实验室等世界一流研究平台、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等17个高端创新平台以及安徽省实验室等38个省级科研平台,产出了金属团簇材料、新型量子功能材料、磁斯格明子(skyrmion)存储材料等一批原创性成果,在高灵敏传感装备、毫米波芯片、水性聚氨酯等“卡脖子”关键技术领域取得重要突破;学校2022年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36项,资助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稳居省属高校首位;“双一流”建设以来,共获国家及省部级科研奖励94项。学校自然指数排名位居全国第50名,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发展指数在一流学科年度发展指数评价中位居全国第2;北京外国语大学发布中国大学全球影响指数,我校位列第54位;软科“双一流”高校教学实力排名,我校位列第69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