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广东考生多少分能上四川文理学院?最低需排名位次多少?今年有意报考四川文理学院的考生,请参考赶考生高考志愿智能填报系统查询的:四川文理学院在广东历年招生录取分数线、位次等数据,考生可以自己测一测被录取的概率!
一、2024年广东新高考多少分可以上四川文理学院
2024年广东新高考考生要想上四川文理学院本科批:物理类预估需493分左右(位次151819名左右),历史类预估需497分左右(位次41582名左右)。
1、2023年四川文理学院在广东本科批最低录取分数线:物理类为494分(位次151452),历史类为494分(位次43859)。
2、2022年四川文理学院在广东本科批最低录取分数线:物理类为502分(位次139915),历史类为498分(位次42256)。
3、2021年四川文理学院在广东本科批最低录取分数线:物理类为491分(位次146924),历史类为507分(位次44587)。
注:以上只是广东高考最低多少分能进四川文理学院,可选择的专业范围较窄,若是打算报考热门专业,则需要考生更高的成绩分数或者位次排名。
二、四川文理学院在广东各批次录取分数线(近三年)
1、物理类
年份 | 招生省份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
2023 | 广东(物理类) | 本科批 | 494 | 151452 | 439 |
2022 | 广东(物理类) | 本科批 | 502 | 139915 | 445 |
2021 | 广东(物理类) | 本科批 | 491 | 146924 | 432 |
各专业分数线:https://www.gankaosheng.com/zhiyuan/ |
2、历史类
年份 | 招生省份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
2023 | 广东(历史类) | 本科批 | 494 | 43859 | 433 |
2022 | 广东(历史类) | 本科批 | 498 | 42256 | 437 |
2021 | 广东(历史类) | 本科批 | 507 | 44587 | 448 |
各专业分数线:https://www.gankaosheng.com/zhiyuan/ |
注:2024年预估分数线只是作为高考志愿填报参考,由于影响因素较多,究竟2024年广东高考多少分能上四川文理学院,待2024年高招结束后,以高校发布的信息为准。
三、四川文理学院简介
四川文理学院是川东北地区达州、巴中、广安、广元四市唯一的一所省属普通本科高校。2006年2月经教育部批准成为本科高校。2012年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合格评估。2016年被确定为“四川省高校整体转型发展试点单位”,2018年被增列为“四川省硕士学位授权立项建设单位”。2019年4月顺利接受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学校现有南坝和莲湖两个校区,占地面积近1100亩(目前莲湖校区东区建设已正式动工,高新校区建设相关工作正稳步推进,届时将形成“一校三区”发展新格局,到2025年底将总体实现3万人办学规模)。教学科研仪器和信息化设备总值1.5亿元,馆藏纸质图书152万余册。现有全日制在校学生17453人(本科17270人、专科183人),继续教育学生16900余人,累计招收留学生145人,面向全国22个省市招生;教职工1159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1人,四川省学术技术带头人及后备人选7人,突出贡献专家3人,四川省首届教书育人名师1人,省级优秀教师1人。学校设有19个二级学院、57个本科专业、7个专科专业,涵盖工、理、文、法、教育、艺术、管理、经济、历史、医学等十大学科门类。对接地方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初步构建了文化创意、化工环保、智能制造、康养旅游等8大应用型学科专业群。实施学科建设四大工程,首批遴选了教育、艺术、电子信息、资源与环境4个学科(专业硕士类别)进行重点建设。目前有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7个、省级特色专业1个、省级应用型示范专业4个、省级“课程思政”示范专业1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1个,省级大学生校外实践基地5个,省级卓越教师教育计划项目1个,省级卓越工程计划项目2个,共有学士学位授权的专业50个。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已于2022年7月顺利通过师范类专业第二级认证。
长期以来,学校以建设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为奋斗目标,坚持“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环境育人、社会合作”的“四圆同心”办学思路,积极探索知识结构模块化、理论实践融合化、教学服务信息化、考核评价常态化的“四化一体”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致力于“三心四能五复合”高素质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培养,已发展成为一所文理工学科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应用型本科院校。在46年的高等教育办学历程中,秉承“博文大理,厚德笃行”的校训,弘扬“艰难困苦,玉汝于成”的办学精神,累计为社会培养了10万余名合格人才,为川东北乃至四川省文化教育事业和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