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福建考生多少分能上西北大学?最低需排名位次多少?今年有意报考西北大学的考生,请参考赶考生高考志愿智能填报系统查询的:西北大学在福建历年招生录取分数线、位次等数据,考生可以自己测一测被录取的概率!
一、2024年福建新高考多少分可以上西北大学
2024年福建新高考考生要想上西北大学本科批:物理类预估需593分左右(位次13231名左右),历史类预估需595分左右(位次1935名左右)。
1、2023年西北大学在福建本科批最低录取分数线:物理类为592分(位次13671),历史类为592分(位次2103)。
2、2022年西北大学在福建本科批最低录取分数线:物理类为579分(位次14921),历史类为588分(位次2001)。
3、2021年西北大学在福建本科批最低录取分数线:物理类为592分(位次12178),历史类为587分(位次2210)。
注:以上只是福建高考最低多少分能进西北大学,可选择的专业范围较窄,若是打算报考热门专业,则需要考生更高的成绩分数或者位次排名。
二、西北大学在福建各批次录取分数线(近三年)
1、物理类
年份 | 招生省份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
2023 | 福建(物理类) | 本科批 | 599 | 11703 | 431 |
2023 | 福建(物理类) | 本科批 | 593 | 13380 | 431 |
2023 | 福建(物理类) | 本科批 | 592 | 13671 | 431 |
2023 | 福建(物理类) | 本科批 | 592 | 13671 | 431 |
2022 | 福建(物理类) | 本科批 | 587 | 12310 | 428 |
2022 | 福建(物理类) | 本科批 | 585 | 12913 | 428 |
2022 | 福建(物理类) | 本科批 | 582 | 13890 | 428 |
2022 | 福建(物理类) | 本科批 | 579 | 14921 | 428 |
2021 | 福建(物理类) | 本科批 | 594 | 11515 | 423 |
2021 | 福建(物理类) | 本科批 | 593 | 11838 | 423 |
2021 | 福建(物理类) | 本科批 | 592 | 12178 | 423 |
各专业分数线:https://www.gankaosheng.com/zhiyuan/ |
2、历史类
年份 | 招生省份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
2023 | 福建(历史类) | 本科批 | 594 | 1994 | 453 |
2023 | 福建(历史类) | 本科批 | 592 | 2103 | 453 |
2022 | 福建(历史类) | 本科批 | 595 | 1514 | 468 |
2022 | 福建(历史类) | 本科批 | 588 | 2001 | 468 |
2022 | 福建(历史类) | 本科批 | 588 | 2001 | 468 |
2021 | 福建(历史类) | 本科批 | 593 | 1697 | 467 |
2021 | 福建(历史类) | 本科批 | 588 | 2122 | 467 |
2021 | 福建(历史类) | 本科批 | 587 | 2210 | 467 |
各专业分数线:https://www.gankaosheng.com/zhiyuan/ |
注:2024年预估分数线只是作为高考志愿填报参考,由于影响因素较多,究竟2024年福建高考多少分能上西北大学,待2024年高招结束后,以高校发布的信息为准。
三、西北大学简介
西北大学肇始于1902年的陕西大学堂和京师大学堂速成科仕学馆。1912年始称西北大学。1923年改为国立西北大学。1937年西迁来陕的国立北平大学、北平师范大学、北洋工学院和北平研究院等组成国立西安临时大学,1938年改为国立西北联合大学,1939年复称国立西北大学。新中国成立后为教育部直属综合大学。1950年复名西北大学。1958年改隶陕西省主管。1978年被确定为全国重点大学。现为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国家“211工程”建设院校、教育部与陕西省共建高校。
学校现有太白校区、桃园校区、长安校区三个校区,总占地面积2360余亩。现有24个院(系)和研究生院、1个中外合作办学机构、7个非直属附属医院。设有88个本科专业,其中37个专业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学校现有24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37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8个专业学位授权类别、24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现有地质学、考古学2个“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学科,1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涵盖5个二级学科),4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和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学校现有3个教育部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7个国家级人才培养基地并设有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7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学校拥有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国家“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1个国家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3个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3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3个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基地,1个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筹),1个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3个教育部国别和区域研究备案中心,1个国家民委“一带一路”国别和区域研究中心,112个省部级科研基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