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志愿填报 院校库 专业库

高考530分能上什么大学(530分可以报考的好大学名单)

2024年高考530分左右能上什么好的大学?有哪些530分左右可以报考的公办或者民办的本科院校?

高考530分能上什么大学

一、高考530分能上的好大学有哪些?

530分能上的好大学有(本科批):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公办)、井冈山大学(公办)、上海商学院(公办)、长春大学(公办)、齐鲁工业大学(公办)等,一共242所本科批次大学可以上。

更多院校,详见如下汇总名单或赶考生AI高考志愿系统,供2024年考生报考参考!

二、高考530分能上的大学名单一览表

2023年各大学在各省招生最低录取分数线在530分的院校一共320所。其中公办院校303所,民办院校15所,本科批次学校招生242所,大专及专科批次学校招生0所。

序号院校属性招生省份科目批次最低分
1福州大学公办宁夏文科本一530
2中华女子学院公办四川文科本二530
3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公办广东物理类本科530
4石家庄铁道大学公办河北历史类本科530
5防灾科技学院公办天津综合类本科A530
6吉林农业大学公办河南文科本二530
7太原师范学院公办江苏物理类本科530
8北京师范大学-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中外/港澳上海综合类本科530
9湖南科技大学公办湖南历史类本科530
10昆明理工大学津桥学院民办海南综合类本科530
11太原科技大学公办广东物理类本科530
12无锡学院公办河北历史类本科530
13无锡学院公办江苏物理类本科530
14河北师范大学公办吉林理科本一A530
15长江大学公办广东历史类本科530
16湖北大学公办福建历史类本科530
17云南农业大学公办云南文科本一530
18西安工业大学公办广西文科本二530
19中国传媒大学公办上海综合类本科530
20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公办云南文科本一530
21沈阳建筑大学公办湖北物理类本科530
22辽宁大学(A1)公办山西理科本一A1530
23山西医科大学公办湖南物理类本科530
24衡阳师范学院公办北京综合类本科530
25南阳师范学院公办贵州文科本二530
26合肥工业大学(宣城校区)公办甘肃文科本一530
27上海政法学院公办陕西文科本一530
28玉溪师范学院公办云南文科本一530
29兰州交通大学公办江苏物理类本科530
30贵州大学(中外合作)公办四川理科本一530
530分可以上的大学(共320所),更多见:https://www.gankaosheng.com/zhiyuan/

注:由于篇幅有限,以上仅列出30所院校,530分可以上什么大学的完整名单,请见新高考网AI志愿填报助手!

三、530分可以报考的院校简介

1、福州大学

福州大学是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福建省人民政府与国家教育部共建高校。学校创建于1958年,现已发展成为一所以工为主、理工结合,理、工、经、管、文、法、艺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重点大学。

学校校园环境优美、教学和科研设备先进、公共服务体系完善,不断推进文化校园、智慧校园和生态校园建设。办学主体位于旗山校区,在福州、厦门以及泉州等地拥有多个校区,校舍建筑面积171万平方米。学校固定资产总值超59亿元,其中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25亿元;运动场地总面积21万平方米;图书馆藏图书414.55万册,电子图书930.9万册。

2、中华女子学院

中华女子学院(全国妇联干部培训学院)(以下简称“学校”)是全国妇联所属、教育部批准备案的全国第一所公办全日制本科女子普通高等学校,前身是1949年由蔡畅、邓颖超、康克清等革命前辈创办的新中国妇女职业学校。1995年,学校迁址并启用现校名。1996年,学校开始举办普通本科教育。2002年,学校由成人高校转制为普通高校。2019年,学校正式加挂“全国妇联干部培训学院”牌子。2021年,学校正式获批成为硕士学位授予单位。

着眼未来,学校将继续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坚持“质量立校、特色兴校、人才强校、环境美校”的治校方略,秉承“崇德、至爱、博学、尚美”的校训精神,深化综合改革,厚植办学特色,为新时代党的妇女教育培训事业做出新的贡献。

3、佛山科学技术学院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坐落于经济发达、人文荟萃的岭南历史文化名城——广东佛山,是经国家教育部批准设立的全日制公办普通本科高校,肇始于1958年创办的佛山师范学院和华南农学院佛山分院,迄今已有66年办学历史,是一所拥有硕士学位授予权、博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的广东省高水平大学(重点学科建设高校)。学校现有仙溪、江湾、河滨三个校区,总占地面积近2200亩,总建筑面积63万余平米。

致力国际化办学,不断提升办学品质。举办中–德、粤–澳(门)、粤–台(环境工程、产品设计、数字媒体技术、旅游管理、人工智能)等本/硕联合办学项目。与澳门科技大学、白俄罗斯国立大学、丹麦哥本哈根大学等10余所国境外高校开展博士研究生的联合培养。教育部“中阿高校10+10合作计划”成员单位之一。组建粤港澳智能微纳光电技术联合实验室、国际膜生物学与环境研究中心等科研平台,牵头成立粤港澳高校农产品质量安全与营养健康联盟。

相关文章

热门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