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志愿填报 院校库 专业库

2025湖北高考物理类577分能上什么大学(近三年可以报考的院校)

2025年湖北高考物理类考生577分能上什么好的大学?有哪些577分左右可以报考的公办或者民办的本科院校及专科学校?以下为近三年在湖北物理类577分录取的院校名单,仅供参考!

湖北高考物理类577分能上什么大学(近三年可以报考的院校)

一、湖北高考物理类577分能上的好大学有哪些?

湖北高考物理类577分能上的好大学有(本科批):华南理工大学(公办)、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公办)、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克拉玛依校区(公办)、东北财经大学(公办)、浙江理工大学(公办),一共858所本科批次大学可以上。

更多院校,详见如下汇总名单或查询赶考生AI高考志愿系统,供2025年考生报考参考!

二、湖北高考理工类577分能上的大学名单一览表(近三年)

2024-2022年各大学在湖北省(理工类)招生最低录取分数线在577分的院校一共有43所。其中公办院校43所,民办院校0所,本科批次学校招生43所,大专及专科批次学校招生0所。

年份院校属性科目批次最低分/位次
2024华南理工大学公办物理类本科577/30080
2024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公办物理类本科577/30080
2024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克拉玛依校区公办物理类本科577/30080
2023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公办物理类本科577/30633
2023浙江工业大学公办物理类本科577/30633
2023武汉科技大学公办物理类本科577/30633
2022武汉大学公办物理类本科577/16053
2022厦门大学公办物理类本科577/16053
2022中南大学公办物理类本科577/16053
在湖北物理类577分可以上的大学(共43所),更多及专业详见:https://www.gankaosheng.com/zhiyuan/

注:以上湖北高考物理类577分可以上什么大学的院校名单,仅供参考!实际填报,可使用赶考生AI高考志愿填报助手进行模拟推荐稳进的大学,更科学且不浪费分数!

三、湖北高考物理类577分能报考的院校简介

1、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简介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是一所电子信息特色突出,经管学科优势明显,工、理、经、管、文、法、艺等多学科相互渗透的教学研究型大学。学校始创于1956年,初名杭州航空工业财经学校,而后历经杭州航空工业学校、浙江电机专科学校、浙江机械工业学校、杭州无线电工业管理学校、杭州无线电工业学校等时期,1980年经国务院批准建立杭州电子工业学院,2003年原杭州出版学校整体并入,2004年更名为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学校先后隶属于第二机械工业部、第四机械工业部、电子工业部、信息产业部等中央部委,2000年实行浙江省与信息产业部共建、以浙江省管理为主的办学管理体制,2007年成为浙江省与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共建高校,2015年被列为浙江省重点建设高校。学校坚持立足浙江、依托行业、面向世界、服务社会、支持国防,秉承“团结勤奋、求实创新”的优良传统,弘扬“笃学力行、守正求新”的校训精神,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色。

当前,面对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将坚持自身办学特色,服务国家和社会重大需求,以改革创新、追求卓越的精神,加快推进内涵式发展,着力提高学校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大力培养高素质人才,推动科学技术发展和经济社会发展,努力建设特色鲜明、国内一流的高水平研究教学型大学。

2、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克拉玛依校区简介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前身为北京石油学院,创办于1953年,是新中国第一所石油高等学府,为我国石油高等教育奠定了探索发展之基。2015年10月21日,教育部批复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建设克拉玛依校区,标志着学校在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区域经济发展道路上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新时代新征程,校区将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为指引,牢记嘱托、勇担使命,走特色发展、创新发展、开放发展之路,全面建设“高层次、应用型、国际化”人才培养基地、丝路区域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基地、面向中亚为主的科技与文化交流基地、西部高等教育和国家高等工程教育的示范基地,培养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西部建设者,为建设能源领域特色鲜明的世界一流研究型大学贡献校区力量。

3、武汉科技大学简介

武汉科技大学是湖北省人民政府和教育部共建的地方高水平大学、湖北省“国内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入选教育部“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科技部“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国家知识产权局“知识产权试点高校”和湖北省“创新创业学院”、“大学生创业孵化示范基地”。

学校科研实力雄厚,建有湖北省属高校第一个国家重点实验室——“省部共建耐火材料与冶金国家重点实验室”、湖北省属高校第一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高温材料与炉衬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湖北省属高校第一个生态环境部重点实验室——“国家环境保护矿冶资源利用与污染控制重点实验室”和2个国家级协同创新中心——“高性能钢铁材料及其应用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战略钒资源利用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拥有3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1个教育部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1个国家民委“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基地”、1个国家级协同创新中心(联合)、31个省级科研平台。“十三五”以来,学校主持和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等国家级项目610多项,获得省部级及以上科技(社科)成果奖260余项。2007年以来获得19项国家科技成果奖(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13项,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5项)。

相关文章

热门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