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志愿填报 院校库 专业库

2025陕西高考文科573分能上什么大学(近三年可以报考的院校)

2025年陕西高考文科考生573分能上什么好的大学?有哪些573分左右可以报考的公办或者民办的本科院校及专科学校?以下为近三年在陕西文科573分录取的院校名单,仅供参考!

陕西高考文科573分能上什么大学(近三年可以报考的院校)

一、陕西高考文科573分能上的好大学有哪些?

陕西高考文科573分能上的好大学有(本科批):北京交通大学(公办)、中国传媒大学(公办)、苏州大学(公办)、上海大学(公办)、广州中医药大学(公办),一共189所本科批次大学可以上。

更多院校,详见如下汇总名单或查询赶考生AI高考志愿系统,供2025年考生报考参考!

二、陕西高考文史类573分能上的大学名单一览表(近三年)

2024-2022年各大学在陕西省(文史类)招生最低录取分数线在573分的院校一共有6所。其中公办院校6所,民办院校0所,本科批次学校招生6所,大专及专科批次学校招生0所。

年份院校属性科目批次最低分/位次
2024北京交通大学公办文科本一573/1563
2023兰州大学公办文科本一573/1793
2023深圳大学公办文科本一573/1852
2023东北师范大学公办文科本一573/1808
2022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公办文科本一573/1343
2022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公办文科本一573/1370
在陕西文科573分可以上的大学(共6所),更多及专业详见:https://www.gankaosheng.com/zhiyuan/

注:以上陕西高考文科573分可以上什么大学的院校名单,仅供参考!实际填报,可使用赶考生AI高考志愿填报助手进行模拟推荐稳进的大学,更科学且不浪费分数!

三、陕西高考文科573分能报考的院校简介

1、北京交通大学简介

北京交通大学是教育部直属,教育部、交通运输部、北京市人民政府和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共建的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211工程”“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双一流”建设高校。

学校学科实力雄厚,学科建设水平持续提升。首轮“双一流”建设任务高质量完成,“智慧交通”一流学科领域建设成效显著,新一轮“双一流”建设深入推进。学校在国内外知名的学科排行榜中稳步提升,15个学科入围软科世界一流学科排名,交通运输工程学科4次排名世界第一;15个学科入围U.S.News世界大学学科排名;8个学科进入QS世界顶尖学科排名;6个学科入围THE世界大学学科排名;26个学科入围软科中国最好学科排名,交通运输工程、系统科学继续蝉联全国第一;8个学科进入ESI前1%,工程学保持ESI前1‰。建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7个,工作站1个;有一级学科博士点21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4个;一级学科硕士点32个、二级学科硕士点2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19个。

2、深圳大学简介

深圳大学1983年经教育部批准设立,肩负着为特区培养人才和为国家高等教育改革探路的光荣使命。中央、教育部和地方高度重视深圳大学建设,组织北大援建中文、外语类学科,清华援建电子、建筑类学科,人大援建经济、法律类学科,一大批知名学者云集深圳大学。建校伊始,学校在高校管理体制上锐意改革,在奖学金、学分制、勤工俭学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率先在国内实行毕业生不包分配和双向选择制度,推行教职员工全员聘任制度和后勤部门社会化管理改革,为中国高等教育改革做出了重要贡献。深圳大学是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全国文明校园、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学校。

深圳大学现有粤海、丽湖两个校区,校园总占地面积2.72平方公里,总建筑面积200.74万平方米。学校教学资源丰富,科研设施齐备,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49亿元。图书馆馆舍89759㎡,全校纸本资源461.37万余册,全文电子图书349.37万余册,全文电子期刊13万种。现有国家级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1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国家级实践教学基地1个。有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1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9个,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3个。建有全国重点实验室5个,国家工程实验室3个,科技部国际合作基地1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个,教育部联合实验室1个,教育部协同创新中心1个,科技部P3实验室1个,自然资源部重点实验室1个,广东省重点实验室12个。有社会科学类国家级研究平台5个,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实验室 2个,其他省部级重点研究基地14个。

3、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简介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重点建设高校,是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是教育部、财政部和湖北省共建高校。

名师荟萃,群贤毕集。学校现有教职工250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1500余人,教师中教授、副教授900余人,博士生导师近270人。学校共入选国家级领军人才8人次,国家级青年人才15人次,获批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89人,现有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8人,全国模范教师、全国优秀教师、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全国高校名师、全国教育系统优秀工作者、全国教育系统巾帼建功标兵等12人,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2个,全国杰出青年法学家1人,荆楚社科名家4人,湖北名师和名师工作室主持人13人。

相关文章

热门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