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湖北高考物理类考生239分能上什么好的大学?有哪些239分左右可以报考的公办或者民办的本科院校及专科学校?以下为近三年在湖北物理类239分录取的院校名单,仅供参考!
一、湖北高考物理类239分能上的好大学有哪些?
湖北高考物理类239分能上的好大学有(专科批):云南理工职业学院(民办)、贵州工贸职业学院(民办)、南充电影工业职业学院(民办)、烟台黄金职业学院(民办)、明达职业技术学院(民办),一共37所专科批次大学可以上。
更多院校,详见如下汇总名单或查询赶考生AI高考志愿系统,供2025年考生报考参考!
二、湖北高考理工类239分能上的大学名单一览表(近三年)
2024-2022年各大学在湖北省(理工类)招生最低录取分数线在239分的院校一共有4所。其中公办院校1所,民办院校3所,本科批次学校招生0所,大专及专科批次学校招生4所。
年份 | 院校 | 属性 | 科目 | 批次 | 最低分/位次 |
---|---|---|---|---|---|
2024 | 云南理工职业学院 | 民办 | 物理类 | 专科 | 239/240627 |
2023 | 云南理工职业学院 | 民办 | 物理类 | 专科 | 239/214626 |
2022 | 硅湖职业技术学院 | 民办 | 物理类 | 专科 | 239/199399 |
2022 | 河南应用技术职业学院 | 公办 | 物理类 | 专科 | 239/199399 |
2022 | 明达职业技术学院 | 民办 | 物理类 | 专科 | 239/199399 |
在湖北物理类239分可以上的大学(共4所),更多及专业详见:https://www.gankaosheng.com/zhiyuan/ |
注:以上湖北高考物理类239分可以上什么大学的院校名单,仅供参考!实际填报,可使用赶考生AI高考志愿填报助手进行模拟推荐稳进的大学,更科学且不浪费分数!
三、湖北高考物理类239分能报考的院校简介
1、云南理工职业学院简介
云南理工职业学院由大型国有企业——云南省能源投资集团和云南翰文教育集团共同投资举办,是一所具有独立颁发学历文凭资格的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院校。
学校以新职教建设为引领,以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为途径,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综合素质高、实践能力强、专业基础实的技术技能人才。
2、硅湖职业技术学院简介
硅湖职业技术学院是一所经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的全日制普通高校,是江苏省创办最早的民办高职院校之一,苏州市第一所民办高校,也是昆山历史上第一所高等院校。
学校由著名教育家、建筑学家梁顺才博士和史宝凤博士夫妇创办于1998年,已有24年办学历史。创办之初,根据省政府关于同意筹建民办硅湖大学的批复,学校按一流本科大学要求建设。2002年,教育部批准定名为硅湖职业技术学院。学院地处江苏昆山市,背靠苏州,紧邻上海,是中国经济社会最发达,最活跃的长三角核心区域。学校秉承“责任、荣誉”校训,坚持“培养具有创新创业精神和能力的高素质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的办学宗旨,立足苏州,经济,管理,艺术,教育等学科协调发展的专业体系,着力培养高素质创业型技术技能人才。
3、河南应用技术职业学院简介
河南应用技术职业学院是直属于河南省教育厅的一所全日制公办普通高等职业院校。学校现已形成“一校、两地(郑州市、开封市)、三校区(郑州校区、开封北院校区、开封南院校区)”的办学格局,主校区在郑州市中原区。学校始建于1956年,前身是河南省化学工业学校,2010年转制为高等职业院校,2015年与原河南省医药学校合并更名为河南应用技术职业学院。学校是河南省省级骨干高职院校、省级品牌示范院校,省级优质高等职业院校,河南省高水平高等职业院校和高水平专业群建设单位。学校总占地面积875亩,建筑面积30.97万平方米,校内实训基地121个,各类图书资源总量达545.22万册。学校面向全国招生,设有9个二级学院,1个本科部(与郑州轻工业大学联办),5个教学部(中心),全日制在校生达19000余人。建校以来,学校已为社会培养输送了8.1万余名高端应用型技术技能人才,培训各类从业人员6万余人次。
师资队伍德技双馨。目前有教职工851人,其中高级职称224人,中级职称327人,“双师型”教师439人,拥有博、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学位教师408人,聘请知名企业中中高级技术人才做实践指导教师168人。学校现有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人,国家级优秀教师1人,河南省学术技术带头人1人,河南省教育教学专家4人,河南省优秀教师14人,全国石化行业教学名师3人,全国技术能手2人,河南省教育厅学术带头人44人,省级优秀管理人才7人。学校实施师德师风建设工程,健全师德建设长效机制,加大高层次人才引进力度,完善教师培养体系,积极开展教师职业生涯规划,实施教师学历、职称、企业实践能力提升计划,不断优化教师队伍结构,全面提高“双师型”教师素质与能力。学校教师队伍专业理论水平高,务实创新能力强,为创新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智力支持和人才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