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志愿填报 院校库 专业库

2025河北高考历史类558分能上哪些大学(近三年可以报考的院校)

2025年河北高考历史类考生558分能上什么好的大学?有哪些558分左右可以报考的公办或者民办的本科院校及专科学校?以下为近三年在河北历史类558分录取的院校名单,仅供参考!

河北高考历史类558分能上哪些大学(近三年可以报考的院校)

一、河北高考历史类558分能上的好大学有哪些?

河北高考历史类558分能上的好大学有(本科批):浙江财经大学(公办)、燕山大学(公办)、西藏大学(公办)、山东建筑大学(公办)、北京印刷学院(公办),一共757所本科批次大学可以上。

更多院校,详见如下汇总名单或查询赶考生AI高考志愿系统,供2025年考生报考参考!

二、河北高考文史类558分能上的大学名单一览表(近三年)

2024-2022年各大学在河北省(文史类)招生最低录取分数线在558分的院校一共有12所。其中公办院校12所,民办院校0所,本科批次学校招生12所,大专及专科批次学校招生0所。

年份院校属性科目批次最低分/位次
2024浙江财经大学公办历史类本科558/13641
2024燕山大学公办历史类本科558/13641
2024燕山大学公办历史类本科558/13641
2023浙江理工大学公办历史类本科558/9271
2023武汉工程大学公办历史类本科558/9271
2023北京物资学院公办历史类本科558/9271
2022苏州科技大学公办历史类本科558/9328
2022安徽财经大学公办历史类本科558/9328
2022四川美术学院公办历史类本科558/9328
在河北历史类558分可以上的大学(共12所),更多及专业详见:https://www.gankaosheng.com/zhiyuan/

注:以上河北高考历史类558分可以上什么大学的院校名单,仅供参考!实际填报,可使用赶考生AI高考志愿填报助手进行模拟推荐稳进的大学,更科学且不浪费分数!

三、河北高考历史类558分能报考的院校简介

1、武汉工程大学简介

伏虎山麓、南湖北畔,四海俊彦聚化苑;大江奔流、黄龙山映,桃李芬芳溢天下。

学校开展人才国际化战略,稳步推进中外在校生国际化培养工程,与3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60余所国(境)外高校和科研机构建立多维度合作关系;与科廷大学、佛罗里达理工学院合作举办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与悉尼科技大学、梅西大学、邓迪大学等高校合作开展中外双证书国际联培教育项目,选拔优秀学子赴剑桥大学、早稻田大学等世界知名高校访问交流。与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签署战略协议,深度实施学生留学深造合作。湖北省政府“编钟奖”获得者、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等高水平外籍专家持续构建高规格国际科研平台育人矩阵。作为湖北省属高校中较早具有留学生招生资格的湖北省重点建设单位,大力招收来自亚洲、非洲、欧洲、大洋洲“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本硕博留学生,打造“留学工大”国际名片。

2、北京物资学院简介

北京物资学院是一所以物流和流通为特色,经、管、理、工、文、法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公办普通高等院校。1980年建校,先后隶属于国家物资总局、物资部、国内贸易部,1998年10月划归北京市管理。2018年2月,经北京市人民政府批准,北京市商务科技学校并入北京物资学院。

学校坚持以科研促进教学,围绕建设有特色高水平应用型大学的目标和国家、北京市发展需求,不断加大科研力度,在物流流通、证券期货、物联网与大数据、供应链管理等领域取得了显著成果。学校建有双碳研究院、大运河研究院、流通经济研究所、期货研究所、区域发展研究所、商贸流通企业研究所、政府会计与审计研究所、数字经济与电子商务研究所等研究机构。自2018年以来,学校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等国家级项目65项,省部级课题125项,出版专著、译著、教材317部,发表学术论文2301篇,其中国内外权威期刊学术论文575篇,获国家授权专利324项。

3、安徽财经大学简介

安徽财经大学于1959年始建于合肥,时名安徽财贸学院,1961年学校迁址素有“珍珠城”美誉的淮河流域中心城市蚌埠。学校先后隶属于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商业部、国内贸易部,2000年2月国务院决定,安徽财贸学院实行中央与地方共建,以安徽省人民政府管理为主。经教育部批准,2004年5月学校更名为安徽财经大学。目前,学校是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与安徽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安徽省重点建设的特色高水平大学和安徽省高峰学科建设高校。学校现拥有蚌埠龙湖东、西两个校区和合肥高等研究院,占地面积1450余亩,建筑面积约75万平方米。学校设施齐全,环境优美,先后荣获“全国绿化模范单位”“全国百佳食堂”、首届“安徽省文明校园”、全国“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等称号。

学校坚持人才强校。现有专任教师1286人,具有高级职称教师589人。拥有国家“万人计划”人才4人,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委员、秘书长8人,教育部高等学校就业创业指导委员会委员4人,国家级教学名师2名,省级教学名师40人,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12人、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9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6人、安徽省政府特殊津贴4人。

相关文章

热门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