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大学属于一本院校,学校位于甘肃省兰州市,隶属于教育部,是一所综合类公办本科大学。兰州大学有国家级特色专业2个:核工程与核技术、辐射防护与核安全;甘肃省级特色专业7个:国际政治、思想政治教育、汉语言文学、化学、化学工程与工艺、人力资源管理、预防医学;省重点、培育专业专业1个:口腔修复。
一、兰州大学为什么是一所一本院校?
兰州大学是几本?属于一本还是二本?关于学校是几本,只是通俗说法,可以通过在各省招生批次进行辨别。
根据兰州大学2022年在全国各省的招生批次可知:
兰州大学在安徽、甘肃、广西、贵州、河南、黑龙江、江西、吉林、内蒙古、宁夏、青海、山西、陕西、四川、新疆、云南招生为本科一批次招生。
由上可见,兰州大学在以上省市都是在第一批次招生,所以我们可以认为:兰州大学是一所一本大学。
省份 | 科目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
安徽省(本一) | 理科 | 589 | 15433 | 491 |
文科 | 584 | 1846 | 523 | |
甘肃省(本一) | 理科 | 481 | 18712 | 442 |
文科 | 522 | 2501 | 485 | |
广西省(本一) | 理科 | 567 | 10143 | 475 |
文科 | 598 | 1548 | 532 | |
贵州省(本一) | 理科 | 529 | 15165 | 451 |
文科 | 605 | 1931 | 549 | |
河南省(本一) | 理科 | 564 | 43252 | 509 |
文科 | 590 | 2097 | 527 | |
黑龙江省(本一A) | 理科 | 535 | 8722 | 429 |
文科 | 549 | 1073 | 463 | |
江西省(本一) | 理科 | 583 | 8870 | 509 |
文科 | 584 | 1589 | 529 | |
吉林省(本一A) | 理科 | 525 | 11535 | 488 |
文科 | 522 | 2816 | 511 | |
内蒙古(本一A) | 理科 | 518 | 10085 | 427 |
文科 | 537 | 1431 | 459 | |
内蒙古(本一B) | 理科 | 508 | 11805 | 427 |
文科 | 513 | 2834 | 459 | |
宁夏(本一) | 理科 | 492 | 3599 | 412 |
文科 | 541 | 680 | 487 | |
青海省(本一) | 理科 | 481 | 2223 | 335 |
文科 | 505 | 629 | 409 | |
山西省(本一A) | 理科 | 550 | 12922 | 498 |
文科 | 564 | 1292 | 517 | |
陕西省(本一) | 理科 | 534 | 18774 | 449 |
文科 | 564 | 1847 | 484 | |
四川省(本一) | 理科 | 584 | 27045 | 515 |
文科 | 581 | 4447 | 538 | |
新疆(本一) | 理科 | 453 | 9664 | 400 |
文科 | 480 | 1881 | 443 | |
新疆(本一(单列类外语)) | 理科 | 402 | 1845 | |
文科 | 419 | 714 | ||
云南省(本一) | 理科 | 565 | 18167 | 515 |
文科 | 609 | 4160 | 575 | |
数据来源于赶考生:www.gankaosheng.com |
二:兰州大学是什么档次级别?
兰州大学是重点本科吗?是省属还是教育部直属大学?一起来看看属于什么办学层次。
兰州大学办学层次:
是否是985 | 是 | 是否是211 | 是 |
是否是双一流 | 是 | 主管单位 | 教育部 |
创建时间 | 1909年 | 博士点数量 | 27 |
硕士点数量 | 71 | 学校类型 | 综合 |
所在城市 | 兰州市 | 办学层次 | 985,211,国重点,保研,双一流 |
兰州大学是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综合性大学,在国家高等教育格局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在国内外具有重要影响和良好声誉。现有城关、榆中2个校区,校园面积3544.32亩。
学校坚持“近者悦、远者来”的人才工作理念,构建引进、培养、稳定有机结合的工作机制。现有专、兼职教学科研人员2904人,其中,教授、研究员1176人,副教授、副研究员799人。有研究生导师2105人;在站博士后245人;临床医学教授144人、副教授296人。有两院院士22人;“万人计划”领军人才16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23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8人;全国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工程入选者2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2人;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获得者4人;科技部创新人才推进计划入选者10人;“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8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青年学者18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6人;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含跨世纪)入选者129人;甘肃省拔尖领军人才12人;甘肃省领军人才165人;甘肃省“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获得者39人;甘肃省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28人、优秀青年文化人才12人;甘肃省飞天学者34人。
学校秉持“顶天立地”的科研观,坚持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并重,将地域的比较劣势转化为基于自然禀赋的比较优势,推动西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上升为国家战略甚至国际科学问题,在化学、大气科学、生态学、草学4个一流建设学科以及磁学、核学、细胞活动与逆境适应、青藏高原、冰川冻土、风沙治理、多肽药物、西部高发疾病、敦煌学、民族学、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亚问题、政府绩效治理、应急管理、区域经济学等方面的研究成果显著。围绕“一带一路”建设、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生态文明建设、乡村振兴、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新时代振兴中西部高等教育等国家重大战略和重点领域,紧盯“大平台、大团队、大项目、大成果”,成立了一批创新研究机构,服务国家战略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显著增强。现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4个,教育部创新团队8个;国家重点实验室2个,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2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2个,国家联合实验室1个,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5个,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6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5个,农业农村部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文化和旅游部重点实验室1个,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2个,中央统战部、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国家民委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培育基地1个,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发展中心1个,教育部区域和国别研究培育基地1个,国家民委“一带一路” 国别和区域研究中心1个,教育部全国普通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1个,教育部(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1个。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