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最新中国大学排名:中国人民大学全国综合排名第23名,在北京市内高校排名第7名,在全国综合类高校中排名第18名;而根据QS世界大学排名(中国榜):中国人民大学位于第38名。
注:每个排名机构的评价标准和方法都不相同,因此中国人民大学排名全国第几名结果可能会与自己的认知结果存在差异,仅作参考。
一:中国人民大学排名一览表2024(全国大学排名)
在全国高校排名中:中国人民大学排在华南理工大学之上,仅次于山东大学,全国大学排行第23位。
全国排名 | 院校 | 省市 | 类型 | 办学层次 |
---|---|---|---|---|
21 | 北京理工大学 | 北京 | 理工 | 985,211,保研,双一流 |
22 | 山东大学 | 山东 | 综合 | 985,211,国重点,保研,双一流 |
23 | 中国人民大学 | 北京 | 综合 | 985,211,保研,双一流 |
24 | 华南理工大学 | 广东 | 综合 | 985,211,国重点,保研,双一流 |
25 | 中南大学 | 湖南 | 综合 | 985,211,国重点,保研,双一流 |
更多2023高考志愿填报参考:https://www.gankaosheng.com/zhiyuan/ |
二:中国人民大学排名一览表2024(市内高校排名)
在北京市内高校排名:中国人民大学仅次于北京理工大学,北京市内大学排第7位,排在中国农业大学之上。
省内排名 | 院校 | 省市 | 类型 | 办学层次 |
---|---|---|---|---|
6 | 北京理工大学 | 北京 | 理工 | 985,211,保研,双一流 |
7 | 中国人民大学 | 北京 | 综合 | 985,211,保研,双一流 |
8 | 中国农业大学 | 北京 | 农林 | 985,211,保研,双一流 |
更多2023高考志愿填报参考:https://www.gankaosheng.com/zhiyuan/ |
三:中国人民大学排名一览表2024(综合类高校排名)
在综合类高校排行中:中国人民大学排在华南理工大学之上,仅次于山东大学,综合类大学排名第18位。
综合类排名 | 院校名称 | 所在地 | 级别 |
---|---|---|---|
17 | 山东大学 | 山东 | 985,211,国重点,保研,双一流 |
18 | 中国人民大学 | 北京 | 985,211,保研,双一流 |
19 | 华南理工大学 | 广东 | 985,211,国重点,保研,双一流 |
更多2023高考志愿填报参考:https://www.gankaosheng.com/zhiyuan/ |
四:2024中国人民大学排名一览表(世界排名)
中国人民大学世界排名多少呢?根据QS世界大学排行榜(中国榜)看,中国人民大学2023年全国排名第38位。
评级机构 | 院校 | 国内排名 |
---|---|---|
QS(英国) | 中国人民大学 | 38 |
U.SNEWS(美国) | 中国人民大学 | 53 |
ARWU(软科) | 中国人民大学 | 18 |
校友会 | 中国人民大学 | 13 |
更多2023高考志愿填报参考:https://www.gankaosheng.com/zhiyuan/ |
中国人民大学简介:
中国人民大学(Renmin University of China)是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所新型正规大学,是一所以人文社会科学为主的综合性研究型全国重点大学,直属于教育部,由教育部与北京市共建。学校的前身是1937年诞生于抗日战争烽火中的陕北公学,以及后来的华北联合大学和北方大学、华北大学。1949年12月16日,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第十一次政务会议根据中共中央政治局的建议,通过了《关于成立中国人民大学的决定》。1950年10月3日,以华北大学为基础合并组建的中国人民大学隆重举行开学典礼,成为新中国创办的第一所新型正规大学。著名教育家吴玉章、成仿吾、袁宝华、黄达、李文海、纪宝成、陈雨露先后担任校长。现任党委书记为张东刚,校长为刘伟。
在教育部学位评估中心2017年公布的全国一级学科评估结果中,获评A类学科总数为14个,其中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法学、社会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新闻传播学、统计学、工商管理、公共管理获评A+,哲学、政治学获评A,中国语言文学、中国史、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获评A-,A+学科数量位列全国高校第四。与此同时,学校的理工学科建设也取得快速进展,物理学、化学、数学、心理学、环境科学的学科排名、课题经费、成果数量都在快速攀升,化学、工程、材料科学、环境/生态学、精神病学与心理学等5个学科已进入基本科学指标数据库(ESI)前1%。
截至2021年10月底,中国人民大学共有在学学生28363人,其中本科生11738人,硕士生11615人,博士生5010人;上述数据含学历留学生854人。留学生人数在全国高校中位居前茅。学校以“国民表率、社会栋梁”为人才培养目标,充分发挥人文社会科学学科在全国高校数量多、门类全、综合水平高的优势,积极培养高素质、高层次的理论型、管理型优秀人才,培养“人民共和国的建设者”。从陕北公学至今,学校共培养了近30万名高水平的优秀建设者和各行各业、各个层面的领袖人才,其中既有许多成就卓著的专家学者,又有许多闻名遐迩的企业家,政绩斐然的党政军高级领导干部,以及卓有建树的新闻、法律、文学艺术和科学技术工作者。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