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师范大学最新排名多少?
1、辽宁师范大学在2025年的校友会全国大学排名中位列第180名,在辽宁省内高校中排名第12名,在全国师范类高校中排名第17名。
2、从世界大学排名来看,辽宁师范大学2024-2025年U.S.News世界排名为第2031位。
一:辽宁师范大学排名一览表(国内高校排名)
以下数据是赶考生根据校友会2025年最新发布的中国大学排行榜整理而成的。由于各个排名机构的评价标准各有不同,所以辽宁师范大学在该排行榜中的排名结果可能会与大家自身的认知存在差异,仅供参考。
1、辽宁师范大学全国大学排名
在全国高校排名中,辽宁师范大学排名第180位,属于区域一流大学的办学层次。其综合实力弱于沈阳药科大学,强于广西医科大学。
全国排名 | 院校 | 省市 | 类型 | 星级 | 办学层次 |
---|---|---|---|---|---|
179 |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 | 北京 | 语言 | 3★ | 区域一流大学 |
180 | 沈阳药科大学 | 辽宁 | 医药 | 4★ | 中国高水平大学 |
180 | 辽宁师范大学 | 辽宁 | 师范 | 3★ | 区域一流大学 |
180 | 广西医科大学 | 广西 | 医药 | 3★ | 区域一流大学 |
180 | 常州大学 | 江苏 | 理工 | 3★ | 区域一流大学 |
2、辽宁师范大学省内大学排名
在辽宁省内高校排名中,辽宁师范大学处于辽宁本省大学第12位,排名低于沈阳药科大学,但高于沈阳建筑大学。
省内排名 | 院校 | 地市 | 类型 | 办学层次 | 全国排名 |
---|---|---|---|---|---|
10 | 沈阳大学 | 沈阳市 | 综合 | 区域一流大学 | 170 |
11 | 沈阳药科大学 | 沈阳市 | 医药 | 中国高水平大学 | 180 |
12 | 辽宁师范大学 | 大连市 | 师范 | 区域一流大学 | 180 |
13 | 沈阳建筑大学 | 沈阳市 | 理工 | 区域一流大学 | 183 |
14 | 大连医科大学 | 大连市 | 医药 | 区域一流大学 | 183 |
3、辽宁师范大学师范类大学排名
在全国师范类高校排名中,辽宁师范大学位列第17名,排名低于内蒙古师范大学,排在云南师范大学之上。
师范类排名 | 院校名称 | 省市 | 办学层次 | 全国排名 |
---|---|---|---|---|
15 | 广西师范大学 | 广西 | 中国高水平大学 | 154 |
16 | 内蒙古师范大学 | 内蒙古 | 区域一流大学 | 175 |
17 | 辽宁师范大学 | 辽宁 | 区域一流大学 | 180 |
18 | 云南师范大学 | 云南 | 区域一流大学 | 181 |
19 | 海南师范大学 | 海南 | 区域一流大学 | 194 |
二:辽宁师范大学排名一览表(世界大学排名)
在全球国际大学排名中,不同评级机构对辽宁师范大学排名存在较大差距。2024-2025年,辽宁师范大学U.S.News世界排名为2031名。
评级机构 | 院校 | 年份 | 世界排名 |
---|---|---|---|
U.S.NEWS(美国) | 辽宁师范大学 | 2024-2025 | 2031 |
三:辽宁师范大学简介
辽宁师范大学是一所省属重点大学,坐落在中国北方美丽的海滨城市——大连,是辽宁省“双一流”建设“国内高水平大学”重点建设高校、教育部“卓越中学教师培养计划”实施学校、教育部师范教育协同提质计划参与高校、辽宁省教育事业发展联盟理事长单位,是辽宁省基础教育师资培养与继续教育基地、教育科学研究咨询基地、高校师资培训基地、适应地区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需要的科研基地,现已成为辽宁省最大的、起示范带头作用的教师教育中心。
学校现有海洋经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部、省共建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海洋生物制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发改委批准共建)、国家民委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基地、全国科普教育基地;现有9个省级重点实验室,5个省高校重点实验室;1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省级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实验室;3个省级协同创新中心,6个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10个省级智库,10个其他省级研究基地;11个省高校创新团队、1个兴辽英才高水平创新团队;另参与筹建4个省级协同创新中心;有12个市级重点实验室、1个市级工程研究中心、1个市级技术创新中心、2个市级智库,8个大连市新型智库联盟成员基地,10个其他市级研究和学术活动基地,3个省级科普基地、4个市级科普基地、8个校级新型智库;设有高校社科联、科协,创建了辽金史研究中心。“十三五”以来,学校教师主持完成及在研科研项目2684项,其中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国际合作研究项目1项;获批科技部科技创新2030重大委托项目一级课题1项;获国自然理论物理专项连续5年高强度资助;获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3项;获批国家社科冷门绝学团队项目1项;获批国家社科思想政治理论课专项重点项目1项。出版专著534部;发表论文11858篇,在Science子刊和Nature子刊发表学术论文3篇,被SCI收录1849篇,SSCI收录230篇;获授权专利481项;获得鲁迅文学奖1项,获韬奋出版奖1项,获得中国出版政府奖1项,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2项,省哲学社会科学成就奖1项,省哲学社科成果奖79项,省科学技术奖5项,省青年科技奖1项,其它省部级奖项7项;1项成果入选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签订“四技”合同259项;咨政建议获国家和省部级以上领导批示51项,1人入选“高被引科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