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最新排名多少?
1、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在2025年的校友会全国大学排名中位列第50名,在江苏省内高校中排名第6名,在全国理工类高校中排名第16名。
2、从世界大学排名来看,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25年QS世界排名位于761-770位,2024年软科世界大学学术排名处于201-300位,2024-2025年U.S.News世界排名为第560位。
一: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排名一览表(国内高校排名)
以下数据是赶考生根据校友会2025年最新发布的中国大学排行榜整理而成的。由于各个排名机构的评价标准各有不同,所以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在该排行榜中的排名结果可能会与大家自身的认知存在差异,仅供参考。
1、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全国大学排名
在全国高校排名中,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排名第50位,属于中国一流大学的办学层次。其综合实力弱于华南农业大学,强于江南大学。
全国排名 | 院校 | 省市 | 类型 | 星级 | 办学层次 |
---|---|---|---|---|---|
48 | 南昌大学 | 江西 | 综合 | 5★ | 中国一流大学 |
49 | 华南农业大学 | 广东 | 农林 | 5★ | 中国一流大学 |
50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江苏 | 理工 | 5★ | 中国一流大学 |
51 | 江南大学 | 江苏 | 综合 | 5★ | 中国一流大学 |
52 | 上海财经大学 | 上海 | 财经 | 6★ | 世界高水平大学 |
2、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省内大学排名
在江苏省内高校排名中,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处于江苏本省大学第6位,排名低于南京农业大学,但高于江南大学。
省内排名 | 院校 | 地市 | 类型 | 办学层次 | 全国排名 |
---|---|---|---|---|---|
4 | 苏州大学 | 苏州市 | 综合 | 中国一流大学 | 38 |
5 | 南京农业大学 | 南京市 | 农林 | 中国一流大学 | 45 |
6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南京市 | 理工 | 中国一流大学 | 50 |
7 | 江南大学 | 无锡市 | 综合 | 中国一流大学 | 51 |
8 | 南京师范大学 | 南京市 | 综合 | 中国一流大学 | 52 |
3、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理工类大学排名
在全国理工类高校排名中,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位列第16名,排名低于北京邮电大学,排在合肥工业大学之上。
理工类排名 | 院校名称 | 省市 | 办学层次 | 全国排名 |
---|---|---|---|---|
14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 陕西 | 中国一流大学 | 43 |
15 | 北京邮电大学 | 北京 | 世界高水平大学 | 46 |
16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江苏 | 中国一流大学 | 50 |
17 | 合肥工业大学 | 安徽 | 中国一流大学 | 55 |
18 | 南方科技大学 | 广东 | 中国一流大学 | 56 |
二: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排名一览表(世界大学排名)
在全球国际大学排名中,不同评级机构对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排名存在较大差距。2025年,南京航空航天大学QS世界排名为761-770名。2024年,软科世界大学学术排名为201-300名。2024-2025年,U.S.News世界排名为560名。
评级机构 | 院校 | 年份 | 世界排名 |
---|---|---|---|
QS(英国)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2025 | 761-770 |
U.S.NEWS(美国)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2024-2025 | 560 |
ARWU(软科)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2024 | 201-300 |
三: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简介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创建于1952年10月,是新中国自己创办的第一批航空高等院校之一。1978年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重点大学;1981年经国务院批准成为全国首批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的高校;1996年进入国家“211工程”建设;2000年经教育部批准设立研究生院;2011年,成为“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重点建设高校;2017年,进入国家“双一流”建设序列,现有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力学、控制科学与工程三个学科入选第二轮“一流学科”建设名单。学校现隶属于工业和信息化部。2012年12月、2021年4月,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国民航局先后签署协议共建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8 年、2023 年,工信部、教育部、江苏省先后两次签署协议,三方共建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在70余年的办学历程中,南航人秉承“航空报国”的办学传统,遵循“团结、俭朴、唯实、创新”的优良校风,践行“智周万物,道济天下”的校训,栉风沐雨,砥砺奋进,不断推动学校跨越式发展。目前,学校已发展成为一所以工为主,理工结合,工、理、经、管、文等多学科协调发展,具有航空航天民航特色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学校现设有20个学院和220个科研机构,建有航空航天结构力学及控制全国重点实验室、直升机动力学全国重点实验室等国家级科研平台10个,国防科技工业创新中心1个、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1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1个、国家工科基础课程教学基地2个、国家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基地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4个。有本科专业64个、硕士一级学科授权点32个、博士一级学科授权点17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4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16个、博士后流动站17个。现有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力学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2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9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2个,国防特色学科1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