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理工大学最新排名多少?
1、南京理工大学在2025年的校友会全国大学排名中位列第38名,在江苏省内高校中排名第3名,在全国理工类高校中排名第11名。
2、从世界大学排名来看,南京理工大学2025年QS世界排名位于565位,2024年软科世界大学学术排名处于301-400位,2024-2025年U.S.News世界排名为第489位。
一:南京理工大学排名一览表(国内高校排名)
以下数据是赶考生根据校友会2025年最新发布的中国大学排行榜整理而成的。由于各个排名机构的评价标准各有不同,所以南京理工大学在该排行榜中的排名结果可能会与大家自身的认知存在差异,仅供参考。
1、南京理工大学全国大学排名
在全国高校排名中,南京理工大学排名第38位,属于世界高水平大学的办学层次。其综合实力弱于西南大学,强于苏州大学。
全国排名 | 院校 | 省市 | 类型 | 星级 | 办学层次 |
---|---|---|---|---|---|
36 | 武汉理工大学 | 湖北 | 理工 | 6★ | 世界高水平大学 |
37 | 西南大学 | 重庆 | 综合 | 6★ | 世界高水平大学 |
38 | 南京理工大学 | 江苏 | 理工 | 6★ | 世界高水平大学 |
38 | 苏州大学 | 江苏 | 综合 | 5★ | 中国一流大学 |
40 | 华东理工大学 | 上海 | 理工 | 5★ | 中国一流大学 |
2、南京理工大学省内大学排名
在江苏省内高校排名中,南京理工大学处于江苏本省大学第3位,排名低于东南大学,但高于苏州大学。
省内排名 | 院校 | 地市 | 类型 | 办学层次 | 全国排名 |
---|---|---|---|---|---|
1 | 南京大学 | 南京市 | 综合 | 世界一流大学 | 7 |
2 | 东南大学 | 南京市 | 综合 |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 | 21 |
3 | 南京理工大学 | 南京市 | 理工 | 世界高水平大学 | 38 |
4 | 苏州大学 | 苏州市 | 综合 | 中国一流大学 | 38 |
5 | 南京农业大学 | 南京市 | 农林 | 中国一流大学 | 45 |
3、南京理工大学理工类大学排名
在全国理工类高校排名中,南京理工大学位列第11名,排名低于武汉理工大学,排在华东理工大学之上。
理工类排名 | 院校名称 | 省市 | 办学层次 | 全国排名 |
---|---|---|---|---|
9 | 北京科技大学 | 北京 | 世界高水平大学 | 35 |
10 | 武汉理工大学 | 湖北 | 世界高水平大学 | 36 |
11 | 南京理工大学 | 江苏 | 世界高水平大学 | 38 |
12 | 华东理工大学 | 上海 | 中国一流大学 | 40 |
13 | 北京交通大学 | 北京 | 中国一流大学 | 41 |
二:南京理工大学排名一览表(世界大学排名)
在全球国际大学排名中,不同评级机构对南京理工大学排名存在较大差距。2025年,南京理工大学QS世界排名为565名。2024年,软科世界大学学术排名为301-400名。2024-2025年,U.S.News世界排名为489名。
评级机构 | 院校 | 年份 | 世界排名 |
---|---|---|---|
QS(英国) | 南京理工大学 | 2025 | 565 |
U.S.NEWS(美国) | 南京理工大学 | 2024-2025 | 489 |
ARWU(软科) | 南京理工大学 | 2024 | 301-400 |
三:南京理工大学简介
南京理工大学是隶属于工业和信息化部的全国重点大学,学校由创建于1953年的新中国军工科技最高学府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简称“哈军工”)分建而成,经历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炮兵工程学院、华东工程学院、华东工学院等发展阶段,1993年更名为南京理工大学。1995年,学校成为国家首批“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2000年,获批成立研究生院;2011年,获批建设“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2017年,学校入选“双一流”建设高校,“兵器科学与技术”学科入选“双一流”建设学科;2018年,王泽山院士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同年,学校成为工信部、教育部、江苏省共建高校。进入新时代、开启新征程,学校坚持“以人为本,厚德博学”的办学理念,秉持“进德修业,志道鼎新”的校训,弘扬“团结、献身、求是、创新”的校风,以服务国家战略需求、推动社会进步为使命,为党育英才、为国铸利器,围绕陆海空天信融合发展,向特色鲜明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奋勇前进。
学校人才培养水平突出,育人成果丰硕。始终坚持人才培养的中心地位,围绕“工程精英、社会中坚”的人才培养定位,立足信息化社会对人才的知识、能力、素质等新要求,培养德才兼备、求真务实、具有家国情怀和国际竞争力、能引领未来的创新型精英人才。办学70余年以来,累计为国家培养输送了19万余名各类高级专门人才,其中16人当选两院院士。“十三五”以来,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8项,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研究生教育成果奖一等奖1项,省部级教学成果奖33项。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成效显著,获批国家双创示范基地、首批“国家级创新创业学院”,是首批“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同时也是“中美青年创客交流中心”和“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落户高校;在各类重大赛事中屡获佳绩,其中,在第十四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学校以总分第一的成绩捧得“挑战杯”;在第八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斩获总冠军,成为全国同时获得“挑战杯”和“互联网+”总冠军的三所高校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