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志愿填报 院校库 专业库

合肥职业技术学院真实评价怎么样?好不好

合肥职业技术学院怎么样,好不好?档次如何?以下是从合肥职业技术学院办学层次、大学排名、优势专业、就业前景、录取分数线、学生真实评价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点评,是否算是好大学,值不值得上,仅供参考!

合肥职业技术学院真实评价怎么样?好不好

一、办学层次

合肥职业技术学院成立于2002年,是一所公办专科院校。学校地址:合肥市巢湖市凤凰山路。

二、优势专业(多个特色专业就业前景较好)

合肥职业技术学院有不少优势专业,其中省级(直辖市)特色专业有7个:园林技术、旅游管理、电子商务、工程造价、建筑工程技术等。这些专业都是合肥职业技术学院的强项,就业率和薪资待遇都不错。

三、录取分数线(不同专业分数线差异较大)

合肥职业技术学院的录取分数线在不同省市存在较大差异,如在安徽本省招生,该校专科2024年最低录取分数线为物理类433分、历史类430分。在其它省份招生,如:在重庆市专科(物理类388分)、江西省专科(物理类382分)、四川省专科(物理类420分)。

四、学生口碑(褒贬不一,各有说法)

真实评价1:学校的学习氛围一般,环境还可以,老师教的不错,但是大学全靠自觉。学校有两个食堂,饭菜一般,我毕竟喜欢一食堂一楼的鸭血面和掉渣饼,不知道现在还有没有了。专业最好的应该就是护理了,也毕竟好就业,只是工作也分好歹,看个人追求。学费正常水平,4500好像。。

真实评价2:很好 硬件软件都很好 老师好 学生好 交通方便 教学的质量好 学校的氛围好。

真实评价3:学校住宿条件挺好,护理专业老师也不错。

真实评价4:学校的护理专业还不错吧。

真实评价5:  1. 有良好的学习环境,严格的学校制度,老师对学生很负责,并且学校有丰富的课外活动,学校的植物很多,空气很好;
      2. 优点太多,说不过来,还是不用说了吧;
      3. 教学设备比较齐全,老师工作认真,领导班子心齐;
      4. 学校环境优雅,构造和谐,教学严格,育人为主,老师可以对人再严,再认真一点;
      5. 重视学生心理问题,能够及时了解学生,改正其不足。努力完备学校设施,重视学生德才,学校环境氛围较好,改善了住宿条件;
      6. 我觉得我们学校的气象是日新月异,学校的教学设施完善,奖励处罚条例逐渐明确,学校纪律大有好转,而且我们的学校环境优美,是一个学习的地方;
      7. 学校老师亲切友善,像朋友一样,班主任管理有方;
      8. 学校环境好,使用多媒体教学;
      9. 学校环境优美,师资雄厚,教学设备先进;
      10.环境较好,面积大,纪律严明,注重品德教育,老师工作负责;
      11.校园相对和谐,多媒体教室先进,师资力量雄厚;
      12.环境优美,硬件设施齐全,课余生活丰富,尤其是我们的“学术报告厅”将开展的更好,就是我们的实验室,投资也不少;
      13.校园良好的环境,严格的校纪,能干的老师,精明干练的校长;
      14.在这里已经快两年了,我认为与其他学校相比,我们学校环境越来越好,设施越来越完善,管理的越来越好,比我所知道的学校都要好;
      15.环境好(小柳林),自习课安排合理,设有“校长信箱”,为学生着想,设立“心理咨询室”,校长很善于与学生交流,问题活动丰富;。

五、院校介绍

学校现占地面积1220.30亩,总建筑面积约56.26万平方米,总投资超32亿元;现有专任教师855人,教授(正高)58人,副高以上职称教师214人,“双师型”教师313人。校外教师、行业导师共305人;拥有纸质图书120余万册,电子图书1000万册,纸质中外文期刊390余种,电子期刊15000余种;有校内实验实训室260个,校外实习实训基地174个,教学用计算机4000余台。学校以三年制高等职业教育为主,同时开设广播电视大学教育。现有医学院、汽车工程学院、轨道交通学院、机电工程学院、生物工程学院、信息工程与传媒学院(物联网学院)、经贸旅游学院、建筑工程学院及基础教育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继续教育学院等11个学院56个招生专业。截至目前,学校有全日制在校生近16000人,非全日制学历教育在校生5000余人。毕业生年均就业率在96%以上,合肥区域就业率达到60%。2021年4月,国务院副总理孙春兰来校视察,对学校的就业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

学校按照合肥市委提出的“拉高标杆、加大力度,努力开创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新局面”的要求,结合国家职业教育发展战略,确定了“国内一流、职教样板”的建设目标,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以能力培养为核心,以合肥市支柱产业和现代职业教育集团内的大中型企业为依托,围绕“依托产业办专业,办好专业促就业”,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实现产业、专业、就业“三业”一体,教育链、人才链、产业链、创新链“四链”融通,办学综合实力稳步提升,形成了特色鲜明、灵活多样、充满活力的办学模式和机制,取得了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的良好社会效应。

相关文章

热门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