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科技学院2023年录取分数线已经公布,赶考生志愿填报平台通过计算该校在各省市录取的最低分差得知:2023年考上广东科技学院本科批最容易的是湖北省考生,最难的是湖南省考生;2023年考上广东科技学院专科批最容易的是广东省考生!
以下为最新2023年广东科技学院在各省市的最低录取分数线和最低分差一览表,为预测2024年广东科技学院录取分数线是多少,以及今年志愿填报提供了参考依据!
2023年广东科技学院录取分数线(2024参考):
一、广东科技学院2023录取分数线
在广东(本省):
1、广东科技学院2023年在广东省(普通类本科批)最低录取分数为:历史类433分、物理类441分。
2、广东科技学院2023年在广东省(普通类专科批)最低录取分数为:历史类360分、物理类389分。
3、广东科技学院2023年在广东省(联合培养本科批)最低录取分数为:历史类434分、物理类442分。
在外省(市):
1、2023年在贵州省(普通类本科二批)最低录取分数为:理科375分。
2、2023年在湖北省(普通类本科批)最低录取分数为:历史类426分、物理类454分。
3、2023年在海南省(普通类本科批)最低录取分数为:综合类501分。
4、2023年在安徽省(普通类本科二批)最低录取分数为:文科443分、理科442分。
5、2023年在福建省(普通类本科批)最低录取分数为:物理类441分。
更多省市见如下表格
二、广东科技学院各省录取分数线一览表2023(官方最新发布)
注:最低分差-表示该院校录取最低分与省控线的分差。分差值越大说明报考人数越多越难录取,分差值越小说明报考人数越少越被容易录取。
省份(批次) | 招生科目 | 最低分 | 省控线 | 最低分差 |
---|---|---|---|---|
海南(本科批) | 综合类 | 501 | 483 | 18 |
湖北(本科批) | 历史类 | 426 | 426 | 0 |
物理类 | 454 | 424 | 30 | |
河北(本科批) | 历史类 | 430 | 430 | 0 |
物理类 | 441 | 439 | 2 | |
湖南(本科批) | 历史类 | 435 | 428 | 7 |
物理类 | 448 | 415 | 33 | |
广东(本科批) | 历史类 | 433 | 433 | 0 |
联合培养(历史类) | 434 | 433 | 1 | |
物理类 | 441 | 439 | 2 | |
联合培养(物理类) | 442 | 439 | 3 | |
广东(专科批) | 历史类 | 360 | 180 | 180 |
物理类 | 389 | 180 | 209 | |
福建(本科批) | 物理类 | 441 | 431 | 10 |
河南(本科二批) | 文科 | 465 | 465 | 0 |
理科 | 435 | 409 | 26 | |
山西(本科二批C段) | 文科 | 369 | 369 | 0 |
理科 | 347 | 344 | 3 | |
安徽(本科二批) | 文科 | 443 | 440 | 3 |
理科 | 442 | 427 | 15 | |
新疆(本科二批) | 文科 | 355 | 354 | 1 |
理科 | 292 | 285 | 7 | |
四川(本科二批) | 文科 | 464 | 458 | 6 |
理科 | 433 | 433 | 0 | |
甘肃(本科二批K段) | 文科 | 420 | 420 | 0 |
理科 | 338 | 337 | 1 | |
广西(本科二批) | 文科 | 428 | 428 | 0 |
理科 | 353 | 347 | 6 | |
江西(本科二批) | 文科 | 478 | 472 | 6 |
理科 | 458 | 445 | 13 | |
贵州(本科二批) | 理科 | 375 | 371 | 4 |
各省详细专业录取分数据:https://www.gankaosheng.com/zhiyuan/ |
通过以上最低分差数据分析得知:
本科批:录取最容易的是湖北省(普通类本科批历史类)录取最低分是426分(最低分差0分);录取最难的是湖南省(普通类本科批物理类)录取最低分是448分(最低分差33分)。
专科批:录取最容易的是广东省(普通类专科批历史类)录取最低分是360分(最低分差180分);录取最难的是广东省(普通类专科批物理类)录取最低分是389分(最低分差209分)。
附:广东科技学院简介
广东科技学院创建于2003年,是国家教育部批准设立的一所以工学为主,管理学、经济学、文学、艺术学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学校坐落于“粤港澳大湾区重要节点城市”──东莞,拥有南城和松山湖两个校区,占地面积2000余亩。学校于2011年经教育部批准升格为本科院校,并更名为“广东科技学院”。2015年取得学士学位授予权。2018年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2021年成功入选广东省硕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并获批设立广东省博士工作站。学校设有11个二级学院,现有全日制在校生32900余人。
学校全面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已形成了一支数量充足、素质优良的教师队伍。目前,学校专任教师中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教师占比达91%。先后有24名教师获得“南粤优秀教师”等荣誉称号。近年来,学校教师在各类学术期刊发表学术论文9400余篇,其中四大检索及中文核心期刊900余篇;获得市厅级及以上科研奖励420余项;出版学术著作120余部;主持包括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一般项目、教育部人文规划项目、教育部新工科研究实践项目、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市级及以上科研项目390余项。学校连续获得第八、九、十届广东省教学成果二等奖;在广东省第五、六届高校(本科)青年教师教学大赛中共荣获一等奖2项、二等奖5项、三等奖9项的佳绩。
经过19年的发展,学校办学实力稳步增强,社会声誉和影响力不断提升,先后获得中国民办高等教育优秀院校、广东省“‘两新’百强党组织”、广东省民办高校竞争力十强单位、广东民办教育四十周年“突出贡献机构”等荣誉;在中国社会信用研究院、艾瑞深中国校友会网、中国科教评价网等知名第三方评价机构发布的各类高校排行榜中,我校均位居广东省同类院校前列,分别为“2018中国民办高校信用指数榜单”广东省第1位;2018、2019年“中国民办本科院校科研竞争力”广东省民办高校第1位;2020年“中国民办大学教学质量排名”广东省民办本科高校第1位;“2021校友会中国大学排名——高考志愿填报指南”广东省公、民办高校一流专业(应用型)第7位;2021、2022年“中国民办普通本科院校综合竞争力排行榜”广东省第1位;2021、2022年被艾瑞深校友会网“校友会中国大学排名”评为“中国顶尖应用型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