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志愿填报 院校库 专业库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2024录取分数线是多少分(2025报考参考)

2024年考多少分能上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今年最低录取分数线是多少?2025届考生可以参考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2024年在各省的最低录取分数线,预测指导今年的高考志愿填报!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2024录取分数线是多少分(2025报考参考)

2024年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录取分数线:

一: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录取分数线2024(省内)

在上海省(本科)最低录取分数为:综合类567分。

二、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录取分数线2024(其它省市)

1、在内蒙古(本一A)最低录取分数为:理科684分、文科588分。

2、在山西省(本一A)最低录取分数为:理科680分、文科571分。

3、在安徽省(本科)最低录取分数为:物理类674分。

4、在贵州省(本科)最低录取分数为:物理类665分。

5、在海南省(本科)最低录取分数为:综合类808分。

更多省市录取分数线,详见赶考生志愿模拟填报助手

三、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录取分数线一览表2024(2025年参考)

需注意的是,不同省份和地区的高考录取政策和标准可能会有所不同,具体请访问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官方网站或电话咨询学校招生办。

省份院校科目最低分最低位次省控线
安徽(本科)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物理类6741000465
北京(本科)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综合类6681557434
重庆(本科)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物理类674560427
福建(本科)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物理类670767449
甘肃(本科)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物理类6321652370
广东(本科)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物理类6641100442
广西(本科)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物理类6183954371
贵州(本科)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物理类665490380
海南(本科)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综合类80880483
河北(本科)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物理类660720448
河南(本一)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医护类)理科6661604511
黑龙江(本科)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物理类678518360
湖北(本科)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物理类6355543437
湖南(本科)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物理类6423282422
江西(本科)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物理类60210149448
江苏(本科)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物理类6592662462
辽宁(本科)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物理类682569368
内蒙古(本一A)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理科684128471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文科588465478
宁夏(本一)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理科647104432
青海(本一)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理科65123343
山东(1段)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综合类671846444
山西(本一A)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理科680176506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文科5711669516
陕西(本一)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医学类)理科6462234475
上海(本科)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综合类5674662403
四川(本一)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医学类专业)理科675966539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文科5991390529
天津(本科A)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综合类674638475
新疆(本一)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理科64560390
新疆(本一(单列类外语))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理科58570390
云南(本一)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理科680147505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文科6221206550
浙江(1段)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综合类699301492
吉林(本科)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物理类--345
数据来源于赶考生:https://www.gankaosheng.com/zhiyuan/

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简介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位于创新求索、文化荟萃、包容并蓄的黄浦腹地,红墙映日、梧桐环绕。其前身是由圣约翰大学医学院(1896-1952)、震旦大学医学院(1911-1952)、同德医学院(1918-1952)于1952年全国高等学校院系调整时合并而成的上海第二医学院,1985年更名为上海第二医科大学。1997年,学校通过了“211工程”立项。2005年7月,上海交通大学与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合并,成立了新的由教育部、上海市政府重点共建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进入“985”高校行列。2010年11月,学院成为卫生部与教育部合作共建的第一批十个重点高校中的一员。两校合并以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充分发挥“部市共建”、“部部共建”的体制机制优势,遵循综合大学的发展规律和医学学科的特殊规律,保持医、教、研、管的相对完整性,不断探索实践在综合性大学中发展医学院的模式。

医学院坚决贯彻“人才强院”的主战略,切实加强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大师云集、人才荟萃。现有教职医务员工39575名,专任教师752名,在职高级职称421人,博士生导师940人、硕士生导师1203人。其中包括中国科学院院士5人,中国工程院院士15人,欧洲科学院外籍院士2人,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1人,法国科学院外籍院士2人,美国医学科学院外籍院士2人,英国皇家内科医师学院院士1人,法国国家医学科学院院士2人,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4人,国际牙医学院院士1人,美国人文与科学院外籍院士1人,法国国家医学科学院外籍通信院士1人,英国皇家外科学院院士1人,美国护理学科学院院士2人,国家“973”项目首席科学家18人次,教育部“长江特聘教授”20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39人,教育部海外名师1人。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国家级教学名师19人,上海市教学团队5个,上海市教学名师8人。2011年,王振义院士荣获2010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2020年是“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医学教育改革进入新时代,医学院的改革发展也迎来重要战略机遇。全体医学院人将继续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立德树人、铸魂育人为根本使命,牢牢抓住国家“双一流”建设和上海市高水平地方高校建设的时代机遇,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不驰于空想,不鹜于虚声,始终坚持医教协同,持续深化医学教育综合改革,全力推动医学教育改革向纵深推进,坚持把医学教育写在祖国大地上,把医学研究写在世界科技前沿上,把医学论文写在人民健康篇章上,为祖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接续奋斗。

相关文章

热门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