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志愿填报 院校库 专业库

西安工业大学2024录取分数线是多少分(2025报考参考)

2024年考多少分能上西安工业大学?今年最低录取分数线是多少?2025届考生可以参考西安工业大学2024年在各省的最低录取分数线,预测指导今年的高考志愿填报!

西安工业大学2024录取分数线是多少分(2025报考参考)

2024年西安工业大学录取分数线:

一:西安工业大学录取分数线2024(省内)

在陕西省(本一)最低录取分数为:理科475分、文科491分。

二、西安工业大学录取分数线2024(其它省市)

1、在青海省(本一)最低录取分数为:理科414分、文科442分。

2、在山西省(本一B)最低录取分数为:理科508分、文科530分。

3、在河北省(本科)最低录取分数为:物理类521分、历史类574分。

4、在湖南省(本科)最低录取分数为:物理类508分、历史类537分。

5、在北京市(本科)最低录取分数为:综合类527分。

更多省市录取分数线,详见赶考生志愿模拟填报助手

三、西安工业大学录取分数线一览表2024(2025年参考)

需注意的是,不同省份和地区的高考录取政策和标准可能会有所不同,具体请访问西安工业大学官方网站或电话咨询学校招生办。

省份院校科目最低分最低位次省控线
安徽(本科)西安工业大学物理类55460537465
西安工业大学历史类55910549462
北京(本科)西安工业大学综合类52726065434
重庆(本科)西安工业大学物理类53441686427
西安工业大学历史类5437113428
福建(本科)西安工业大学历史类5475680431
西安工业大学物理类55736738449
甘肃(本科)西安工业大学物理类51726392370
西安工业大学历史类5404100421
广东(本科)西安工业大学历史类53321522428
西安工业大学物理类54675908442
广西(本科)西安工业大学物理类52738700371
西安工业大学历史类5378498400
贵州(本科)西安工业大学物理类48363379380
西安工业大学历史类5369687442
海南(本科)西安工业大学综合类58914092483
河北(本科)西安工业大学物理类52191697448
西安工业大学历史类5749309449
河南(本一)西安工业大学(较高收费)理科56555035511
西安工业大学文科55710292521
黑龙江(本科)西安工业大学历史类5543774410
西安工业大学物理类57214419360
湖北(本科)西安工业大学物理类55346538437
西安工业大学历史类5568240432
湖南(本科)西安工业大学物理类50879429422
西安工业大学历史类53712340438
江西(本科)西安工业大学物理类55634713448
西安工业大学历史类5627488463
江苏(本科)西安工业大学历史类54819125478
西安工业大学物理类55278655462
辽宁(本科)西安工业大学历史类5575347400
西安工业大学物理类56127324368
内蒙古(本一A)西安工业大学理科49023896471
西安工业大学文科5005188478
宁夏(本一)西安工业大学理科4737812432
西安工业大学文科5102612496
青海(本一)西安工业大学理科4147795343
西安工业大学文科4422901411
山东(1段)西安工业大学综合类505166076444
山西(本一B)西安工业大学(B)理科50843131506
西安工业大学(B)文科5305726516
山西(本二A)西安工业大学理科50445282418
陕西(本一)西安工业大学(国家专项)理科47561057475
西安工业大学文科49113381488
上海(本科)西安工业大学综合类45929755403
四川(本一)西安工业大学(中外合作)理科55268319539
西安工业大学文科54213989529
天津(本科A)西安工业大学综合类58016781475
新疆(本一)西安工业大学理科4767160390
新疆(本二)西安工业大学理科39018136262
西安工业大学文科4363532304
云南(本一)西安工业大学理科55522520505
西安工业大学文科5757555550
浙江(1段)西安工业大学综合类57284512492
吉林(本科)西安工业大学物理类--345
西安工业大学历史类--369
数据来源于赶考生:https://www.gankaosheng.com/zhiyuan/

附:西安工业大学简介

西安工业大学创建于1955年,是国家“一五”计划156个重点建设项目的军工配套项目,具有鲜明的军工特色,是兵器行业部署在西北地区唯一的本科院校。65年来,学校践行“敦德励学,知行相长”的校训,弘扬“忠诚进取,精工博艺”的校风,注重学生军工品格的锤炼,强化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为区域经济和国防工业输送了14万余名高级专门人才。

学校专任教师中具有高级职称教师620人;有全国优秀教师、全国师德先进个人2人;现有国家级人才13人,其中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3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2人;省级人才19人,其中陕西省“三秦学者”岗位特聘教授1人;陕西省“特支计划”教学名师项目入选者2人,陕西省宣传文化系统“六个一批”人才2人;陕西高校“青年杰出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6人。省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4人、省青年科技新星9人、省人文社会科学青年英才3人;有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省级教学团队25个,省级教学名师19人。

汉语言文学、测控技术与仪器、软件工程、物联网工程、书法学、工业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信息与计算科学、通信工程、材料化学。

相关文章

热门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