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志愿填报 院校库 专业库

2024渭南职业技术学院录取分数线是多少分(2025报考参考)

2024年考多少分能上渭南职业技术学院?今年最低录取分数线是多少?2025届考生可以参考渭南职业技术学院2024年在各省的最低录取分数线,预测指导今年的高考志愿填报!

2024渭南职业技术学院录取分数线是多少分(2025报考参考)

2024年渭南职业技术学院录取分数线:

一:渭南职业技术学院录取分数线2024(省内)

在陕西省(专科)最低录取分数为:理科362分、文科386分。

二、渭南职业技术学院录取分数线2024(其它省市)

1、在宁夏(专科)最低录取分数为:理科347分、文科402分。

2、在四川省(专科)最低录取分数为:理科417分、文科420分。

3、在安徽省(专科)最低录取分数为:历史类274分、物理类386分。

4、在江西省(专科)最低录取分数为:物理类376分、历史类385分。

5、在海南省(专科)最低录取分数为:综合类466分。

更多省市录取分数线,详见赶考生志愿模拟填报助手

三、渭南职业技术学院录取分数线一览表2024(2025年参考)

需注意的是,不同省份和地区的高考录取政策和标准可能会有所不同,具体请访问渭南职业技术学院官方网站或电话咨询学校招生办。

省份院校科目最低分最低位次省控线
安徽(专科)渭南职业技术学院历史类274122209200
渭南职业技术学院物理类386256421200
重庆(专科)渭南职业技术学院历史类32258856180
渭南职业技术学院物理类346121535180
甘肃(专科)渭南职业技术学院物理类333102095160
渭南职业技术学院历史类34542993160
广西(专科)渭南职业技术学院物理类347182081200
渭南职业技术学院历史类36273224200
贵州(专科)渭南职业技术学院物理类259208835180
渭南职业技术学院历史类38767172180
海南(专科)渭南职业技术学院综合类46646079250
江西(专科)渭南职业技术学院物理类376209329240
渭南职业技术学院历史类38599441270
内蒙古(专科)渭南职业技术学院理科23082815160
渭南职业技术学院文科20829305160
宁夏(专科)渭南职业技术学院理科34731865200
渭南职业技术学院文科40212171200
青海(专科)渭南职业技术学院理科30024125150
渭南职业技术学院文科3529010150
山东(2段)渭南职业技术学院综合类422367208150
山西(专科)渭南职业技术学院理科34743326130
渭南职业技术学院文科36223375130
陕西(专科)渭南职业技术学院理科362136777150
渭南职业技术学院文科38651997150
四川(专科)渭南职业技术学院理科417239847150
渭南职业技术学院文科420106543150
新疆(专科)渭南职业技术学院理科24943778140
渭南职业技术学院文科24619839140
云南(专科)渭南职业技术学院理科353143218200
渭南职业技术学院文科43569498200
数据来源于赶考生:https://www.gankaosheng.com/zhiyuan/

附:渭南职业技术学院简介

渭南职业技术学院是2004年经陕西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由原陕西省中医学校、陕西省大荔师范学校、陕西省蒲城师范学校、陕西省渭南农业学校等4所学校合并而成,渭南市人民政府直属的唯一一所全日制公办普通高等学校。办学历史可追溯到1905年的“同州实业中学堂”,学院为“全国文明单位”“国家优质专科高职院校建设单位”“全国首批1+X证书制度试点院校”“教育部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陕西省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陕西省教育改革创新示范学校”“陕西省高职一流专业建设院校”,渭南职业教育集团牵头单位。

学院地处陕西东大门渭南市,东临华山,西望西安,北依渭水,南眺秦岭,风景秀美,交通便捷,历史文化底蕴丰厚。学院有高新、朝阳两个校区,占地面积880亩,建筑面积33.1万平方米。在校学生16700余人。现有教职工942人,其中专职教师531人,教授、副教授205人,博士、硕士研究生359人,双师型教师441人;聘请兼职教师202人,行业导师60人,客座教授56人;陕西省科技新星、省级教学名师等省市级以上称号人才23人。拥有馆藏图书99.48万册,教学用计算机1600台,校内实验实训室219个,国家级实训基地5个,省级实训基地2个,校外实训基地215个。

学院紧紧围绕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以就业为导向,走产教融合发展道路。下设10个教学单位,开设三年制高职专业48个、五年制高职专业6个,涉及医药卫生、公共管理与服务、食品药品与粮食、教育与体育、农林牧渔、生物与化工、财经商贸、旅游、文化艺术、交通运输、电子与信息、装备制造、资源环境与安全、土木建筑等14个专业大类、30个专业类,形成以医药、教育类专业为主干,财经商贸、装备制造类专业为两翼,建筑、农林类等专业为延伸的专业格局,基本构建了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干专业体系。

相关文章

热门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