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考多少分能上西南民族大学?今年最低录取分数线是多少?2025届考生可以参考西南民族大学2024年在各省的最低录取分数线,预测指导今年的高考志愿填报!
2024年西南民族大学录取分数线:
一:西南民族大学录取分数线2024(省内)
1、在四川省(本一)最低录取分数为:理科553分、文科543分。
2、在四川省(本二)最低录取分数为:文科495分。
二、西南民族大学录取分数线2024(其它省市)
1、在河南省(本一)最低录取分数为:理科523分、文科564分。
2、在云南省(本一)最低录取分数为:理科-分、文科554分。
3、在安徽省(本科)最低录取分数为:物理类535分、历史类562分。
4、在贵州省(本科)最低录取分数为:物理类476分、历史类494分。
5、在天津市(本科A)最低录取分数为:综合类580分。
更多省市录取分数线,详见赶考生志愿模拟填报助手。
三、西南民族大学录取分数线一览表2024(2025年参考)
需注意的是,不同省份和地区的高考录取政策和标准可能会有所不同,具体请访问西南民族大学官方网站或电话咨询学校招生办。
省份 | 院校 | 科目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
安徽(本科) | 西南民族大学 | 物理类 | 535 | 80914 | 465 |
西南民族大学 | 历史类 | 562 | 9828 | 462 | |
北京(本科) | 西南民族大学 | 综合类 | 495 | 33354 | 434 |
重庆(本科) | 西南民族大学 | 历史类 | 497 | 15495 | 428 |
西南民族大学 | 物理类 | 512 | 53904 | 427 | |
福建(本科) | 西南民族大学 | 历史类 | 533 | 7397 | 431 |
西南民族大学 | 物理类 | 546 | 43307 | 449 | |
甘肃(本科) | 西南民族大学 | 物理类 | 387 | 83928 | 370 |
西南民族大学 | 历史类 | 445 | 18525 | 421 | |
广东(本科) | 西南民族大学 | 历史类 | 524 | 25441 | 428 |
西南民族大学 | 物理类 | 531 | 96975 | 442 | |
广西(本科) | 西南民族大学 | 历史类 | 457 | 28927 | 400 |
西南民族大学 | 物理类 | 518 | 44178 | 371 | |
贵州(本科) | 西南民族大学 | 物理类 | 476 | 69129 | 380 |
西南民族大学 | 历史类 | 494 | 21087 | 442 | |
海南(本科) | 西南民族大学 | 综合类 | 486 | 40965 | 483 |
河北(本科) | 西南民族大学 | 历史类 | 515 | 30096 | 449 |
西南民族大学 | 物理类 | 518 | 95680 | 448 | |
河南(本一) | 西南民族大学 | 理科 | 523 | 111166 | 511 |
西南民族大学 | 文科 | 564 | 8193 | 521 | |
河南(本二) | 西南民族大学 | 理科 | 515 | 123701 | 396 |
西南民族大学 | 文科 | 522 | 25181 | 428 | |
黑龙江(本科) | 西南民族大学 | 物理类 | 499 | 34833 | 360 |
西南民族大学 | 历史类 | 514 | 7628 | 410 | |
湖北(本科) | 西南民族大学 | 历史类 | 516 | 17494 | 432 |
西南民族大学 | 物理类 | 546 | 51834 | 437 | |
湖南(本科) | 西南民族大学 | 历史类 | 507 | 21945 | 438 |
西南民族大学 | 物理类 | 509 | 78340 | 422 | |
江西(本科) | 西南民族大学 | 物理类 | 531 | 54680 | 448 |
西南民族大学 | 历史类 | 561 | 7671 | 463 | |
吉林(本科) | 西南民族大学 | 物理类 | 478 | 32416 | 345 |
西南民族大学 | 历史类 | 528 | 4756 | 369 | |
江苏(本科) | 西南民族大学 | 物理类 | 537 | 97313 | 462 |
西南民族大学 | 历史类 | 561 | 14231 | 478 | |
辽宁(本科) | 西南民族大学 | 物理类 | 491 | 57332 | 368 |
西南民族大学 | 历史类 | 519 | 9529 | 400 | |
内蒙古(本一A) | 西南民族大学 | 理科 | 489 | 24172 | 471 |
西南民族大学 | 文科 | 489 | 6159 | 478 | |
内蒙古(本一B) | 西南民族大学(B) | 理科 | 466 | 30196 | 471 |
西南民族大学(B) | 文科 | 475 | 7493 | 478 | |
宁夏(本一) | 西南民族大学 | 理科 | 459 | 9681 | 432 |
西南民族大学 | 文科 | 534 | 1523 | 496 | |
宁夏(本二) | 西南民族大学 | 理科 | 424 | 15793 | 371 |
西南民族大学 | 文科 | 485 | 4225 | 419 | |
青海(本一) | 西南民族大学(民族预科班) | 理科 | 400 | 9440 | 343 |
西南民族大学 | 文科 | 447 | 2671 | 411 | |
山东(1段) | 西南民族大学 | 综合类 | 528 | 115478 | 444 |
山西(本一B) | 西南民族大学(B) | 理科 | 506 | 44176 | 506 |
西南民族大学(B) | 文科 | 516 | 7906 | 516 | |
陕西(本一) | 西南民族大学(国家专项) | 理科 | 494 | 49232 | 475 |
西南民族大学 | 文科 | 526 | 6099 | 488 | |
上海(本科) | 西南民族大学 | 综合类 | 438 | 34709 | 403 |
四川(本一) | 西南民族大学 | 理科 | 553 | 67210 | 539 |
西南民族大学 | 文科 | 543 | 13591 | 529 | |
四川(本二) | 西南民族大学(少数民族语言零起点班) | 文科 | 495 | 43651 | 457 |
天津(本科A) | 西南民族大学 | 综合类 | 580 | 16781 | 475 |
新疆(本一) | 西南民族大学 | 理科 | 390 | 18136 | 390 |
西南民族大学 | 文科 | 425 | 4108 | 425 | |
新疆(本一(单列类外语)) | 西南民族大学 | 理科 | 352 | 6506 | 390 |
西南民族大学 | 文科 | 385 | 1333 | 425 | |
云南(本一) | 西南民族大学(加试藏语文专业) | 理科 | - | - | 505 |
西南民族大学(加试藏语文专业) | 文科 | 554 | 13140 | 550 | |
云南(本二) | 西南民族大学(藏语言零起点班) | 文科 | 526 | 23315 | 480 |
浙江(1段) | 西南民族大学 | 综合类 | 492 | 178059 | 492 |
浙江(2段) | 西南民族大学 | 综合类 | 489 | 180366 | 269 |
数据来源于赶考生:https://www.gankaosheng.com/zhiyuan/ |
附:西南民族大学简介
砥砺奋进,岁月流金。西南民族大学坐落于有“天府之国”美誉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成都,染青城峨眉之灵秀,汲工部武侯之神韵,是民族高等教育镶嵌在祖国大西南的一颗明珠。学校是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直属综合性民族高校,前身为西南民族学院,创建于1950年7月,于1951年6月1日正式成立,2003年4月更名为西南民族大学。2005年,实现国家民委、成都市共建;2015年,实现国家民委与四川省人民政府、教育部共建;2016年,四川省人民政府与学校签署战略合作协议。西南民族大学是在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王维舟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亲自关怀下,新中国最早建立的民族高校之一。学校继承了诞生于抗日烽火中延安民族学院的优良办学传统,润育在共和国初升的晨曦里,凤凰涅槃在改革开放时期,当前正意气风发地奋进在新时代新征程。2003年,在首轮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获得优秀;2017年,获首届“全国文明校园”、第五批“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示范学校”称号。
励精图治,笃行致远。学校设有25个学院;有2个博士后流动站,1个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4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6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1个专业学位授权点,87个本科专业;有9个一级学科为省(部)级重点学科;13个专业获批省级及以上“卓越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其中4个专业入选国家级“卓越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有9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3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6个国家级本科特色专业、10个省级本科特色专业,5个省级本科人才培养基地,3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目前,馆藏图书资料1100余万册(含电子文献),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5.49亿元,校园数字化建设成效显著。学校是全国“卓越法律人才培养基地”“全国高校民族预科教育基地”“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中央部属高校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国家民委双语人才培养基地”“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50强高校”和“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50强高校”,连续十次被评为“四川省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四川省大学生就业创业服务先进单位”。
逐梦前行,再创辉煌。学校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中央民族工作会议、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民族政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内涵式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对标国家“双一流”建设,着力实施“以本为本、特色发展、人才强校”三大战略,进一步深化教育评价改革,为高水平现代化综合大学而努力奋斗,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