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志愿填报 院校库 专业库

长治学院2024录取分数线是多少分(2025报考参考)

2024年考多少分能上长治学院?今年最低录取分数线是多少?2025届考生可以参考长治学院2024年在各省的最低录取分数线,预测指导今年的高考志愿填报!

长治学院2024录取分数线是多少分(2025报考参考)

2024年长治学院录取分数线:

一:长治学院录取分数线2024(省内)

1、在山西省(本二A)最低录取分数为:理科443分、文科474分。

2、在山西省(本二B)最低录取分数为:理科426分、文科451分。

二、长治学院录取分数线2024(其它省市)

1、在内蒙古(本二A)最低录取分数为:理科369分、文科409分。

2、在新疆(本二(单列类外语))最低录取分数为:文科314分。

3、在贵州省(本科)最低录取分数为:物理类440分、历史类502分。

4、在江西省(本科)最低录取分数为:物理类478分、历史类511分。

5、在山东省(1段)最低录取分数为:综合类456分。

更多省市录取分数线,详见赶考生志愿模拟填报助手

三、长治学院录取分数线一览表2024(2025年参考)

需注意的是,不同省份和地区的高考录取政策和标准可能会有所不同,具体请访问长治学院官方网站或电话咨询学校招生办。

省份院校科目最低分最低位次省控线
安徽(本科)长治学院物理类492137927465
长治学院历史类49630940462
福建(本科)长治学院历史类47117990431
长治学院物理类50273050449
甘肃(本科)长治学院物理类44756088370
长治学院历史类47513034421
广西(本科)长治学院物理类435105315371
长治学院历史类45131056400
贵州(本科)长治学院物理类440100631380
长治学院历史类50218520442
河北(本科)长治学院历史类50037424449
长治学院物理类507111884448
河南(本二)长治学院理科408308792396
长治学院文科48846648428
黑龙江(本科)长治学院物理类41366015360
长治学院历史类46314363410
湖北(本科)长治学院物理类483103610437
长治学院历史类48925231432
湖南(本科)长治学院物理类449154624422
长治学院历史类47735117438
江西(本科)长治学院物理类478114073448
长治学院历史类51125758463
辽宁(本科)长治学院历史类45018311400
长治学院物理类45574896368
内蒙古(本二A)长治学院理科36959549360
长治学院文科40915462381
青海(本一)长治学院理科35515725343
长治学院文科4114659411
山东(1段)长治学院综合类456288873444
山西(本二A)长治学院理科44383827418
长治学院文科47416972446
山西(本二B)长治学院(B)理科42695402418
长治学院(B)文科45123255446
陕西(本二)长治学院理科44284244372
长治学院文科46521210397
四川(本二)长治学院理科503131486459
长治学院文科46173354457
新疆(本二(单列类外语))长治学院文科3144603304
云南(本二)长治学院理科43991762420
长治学院文科52324556480
吉林(本科)长治学院物理类--345
长治学院历史类--369
数据来源于赶考生:https://www.gankaosheng.com/zhiyuan/

附:长治学院简介

长治学院创建于1958年,前身是晋东南师范专科学校。当时,作为晋东南唯一的一所高等师范院校,为上党大地输送了第一批自己培养的高等师资人才。2004年升格为综合性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2019年获批成为硕士学位授予权立项建设单位。曾荣获“创建全国文明校园先进学校”“山西省文明校园”“本科教学工作先进单位”“山西省平安校园”“山西省高校征兵工作先进单位”等称号,是山西省首批“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单位。目前,学校正在着力建设“有区域代表性的高水平应用型本科院校”。

学校有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1个、教育部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个、教育部课程改革试点专业1个,省级特色专业4个,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7个,省级高等学校优势特色专业2个,省级重点扶持学科5个、“1331工程”优势特色学科1个,省级高等学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试验区2个,省级高等学校基础课实验教学示范中心7个,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4门,省级一流课程13个,优秀教学团队2个,省级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太行生态文化研究院)、“1331工程”协同创新中心、“1331工程”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331工程”青年创新团队项目、“1331工程”重点创新团队(培育)、高等学校重点实验室、服务产业创新学科群培育项目各1个。2016年以来,学校教师共承担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3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5项、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4项;省级基金项目196项;横向课题97项。其中,2020年获得国家社科基金思政专项项目1项(全省仅获批2项),2021年获得教育部人文社科辅导员专项项目1项(全省仅获批3项),国家艺术基金一般项目1项(全省仅获批2项)

学校积极开展对外交流与合作办学,与日本作阳大学、澳大利亚教育联盟、美国加州州立大学施坦尼劳斯分校等21所国外高校签署了合作交流协议。派出师生共110余人次。邀请9名来自美国、加拿大、韩国等国家和地区的海外高层外籍专家到我校进行学术讲座和短期授课。

相关文章

热门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