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考多少分能上重庆应用技术职业学院?今年最低录取分数线是多少?2025届考生可以参考重庆应用技术职业学院2024年在各省的最低录取分数线,预测指导今年的高考志愿填报!
2024年重庆应用技术职业学院录取分数线:
一:重庆应用技术职业学院录取分数线2024(省内)
在重庆省(专科)最低录取分数为:历史类280分、物理类314分。
二、重庆应用技术职业学院录取分数线2024(其它省市)
1、在四川省(专科)最低录取分数为:理科284分、文科232分。
2、在山西省(专科)最低录取分数为:理科-分、文科-分。
3、在河北省(专科)最低录取分数为:历史类249分、物理类293分。
4、在湖北省(专科)最低录取分数为:历史类200分、物理类259分。
5、在甘肃省(专科)最低录取分数为:历史类160分、物理类255分。
更多省市录取分数线,详见赶考生志愿模拟填报助手。
三、重庆应用技术职业学院录取分数线一览表2024(2025年参考)
需注意的是,不同省份和地区的高考录取政策和标准可能会有所不同,具体请访问重庆应用技术职业学院官方网站或电话咨询学校招生办。
省份 | 院校 | 科目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
重庆(专科) | 重庆应用技术职业学院 | 历史类 | 280 | 65054 | 180 |
重庆应用技术职业学院 | 物理类 | 314 | 126521 | 180 | |
甘肃(专科) | 重庆应用技术职业学院 | 历史类 | 160 | 59427 | 160 |
重庆应用技术职业学院 | 物理类 | 255 | 113867 | 160 | |
广西(专科) | 重庆应用技术职业学院 | 物理类 | 246 | 241738 | 200 |
重庆应用技术职业学院 | 历史类 | 252 | 121238 | 200 | |
贵州(专科) | 重庆应用技术职业学院 | 物理类 | 213 | 212275 | 180 |
重庆应用技术职业学院 | 历史类 | 235 | 97057 | 180 | |
河北(专科) | 重庆应用技术职业学院 | 历史类 | 249 | 211323 | 200 |
重庆应用技术职业学院 | 物理类 | 293 | 364197 | 200 | |
湖北(专科) | 重庆应用技术职业学院 | 历史类 | 200 | 123201 | 200 |
重庆应用技术职业学院 | 物理类 | 259 | 236279 | 200 | |
青海(专科) | 重庆应用技术职业学院 | 理科 | 214 | 31729 | 150 |
重庆应用技术职业学院 | 文科 | 233 | 16514 | 150 | |
四川(专科) | 重庆应用技术职业学院 | 理科 | 284 | 293616 | 150 |
重庆应用技术职业学院 | 文科 | 232 | 196921 | 150 | |
云南(专科) | 重庆应用技术职业学院 | 理科 | 280 | 165418 | 200 |
重庆应用技术职业学院 | 文科 | 273 | 128522 | 200 | |
山西(专科) | 重庆应用技术职业学院 | 理科 | - | - | 130 |
重庆应用技术职业学院 | 文科 | - | - | 130 | |
数据来源于赶考生:https://www.gankaosheng.com/zhiyuan/ |
附:重庆应用技术职业学院简介
重庆应用技术职业学院(原重庆民生职业技术学院),位于重庆市,是经重庆市人民政府批准(渝府〔2014〕31号)、国家教育部审定备案(教发厅函〔2014〕81号),颁发国家学历文凭,教育部电子注册,重庆市教育委员会主管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学校代码是13968。
重庆应用技术职业学院具有悠久的办学历史,她的前身是1946年在中共中央南方局周恩来等同志支持下创办的社会大学,当时由冯玉祥将军任学校董事长,张澜、沈钧儒等任学校董事;陶行知任校长,李公朴任副校长;周恩来、郭沫若、田汉、梁漱溟等曾在本校任教。1985年,在时任国务院总理李鹏同志的关心和支持下复校,更名为“重庆社会大学”,时任重庆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冯克熙兼任重庆社会大学校长。2005年“重庆社会大学”经重庆市人民政府批准、国家教育部审定备案,转制为“重庆民生职业技术学院”。2014年“重庆民生职业技术学院”经重庆市人民政府批准、国家教育部审定备案,更名为“重庆应用技术职业学院”。
学院不断发扬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秉承“厚德尚能,求实求真”的校训精神,将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论”和“创造教育的方法”贯穿于教育教学活动中,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办学方针,坚持以学生全面成才为目标,以加快发展为主题,以教育教学质量为核心,以专业建设为龙头,以师资队伍建设为根本,以办学条件建设为基础,以加强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为保障,主动适应行业、企业和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近年来,学院发展稳步推进,学生规模近8000人,人才培养质量逐年提升,积极为国家经济社会的发展贡献应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