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志愿填报 院校库 专业库

集美大学2024录取分数线是多少分(2025报考参考)

2024年考多少分能上集美大学?今年最低录取分数线是多少?2025届考生可以参考集美大学2024年在各省的最低录取分数线,预测指导今年的高考志愿填报!

集美大学2024录取分数线是多少分(2025报考参考)

2024年集美大学录取分数线:

一:集美大学录取分数线2024(省内)

在福建省(本科)最低录取分数为:历史类534分、物理类542分。

二、集美大学录取分数线2024(其它省市)

1、在河南省(本一)最低录取分数为:理科526分、文科560分。

2、在宁夏(本二)最低录取分数为:理科434分、文科507分。

3、在重庆市(本科)最低录取分数为:历史类528分、物理类537分。

4、在辽宁省(本科)最低录取分数为:物理类528分、历史类537分。

5、在海南省(本科)最低录取分数为:综合类483分。

更多省市录取分数线,详见赶考生志愿模拟填报助手

三、集美大学录取分数线一览表2024(2025年参考)

需注意的是,不同省份和地区的高考录取政策和标准可能会有所不同,具体请访问集美大学官方网站或电话咨询学校招生办。

省份院校科目最低分最低位次省控线
安徽(本科)集美大学物理类55757864465
集美大学历史类5747476462
北京(本科)集美大学综合类52925630434
重庆(本科)集美大学历史类5289504428
集美大学物理类53740118427
福建(本科)集美大学历史类5347280431
集美大学物理类54245791449
甘肃(本科)集美大学物理类49933200370
集美大学历史类5295199421
广东(本科)集美大学历史类53321151428
集美大学物理类53591135442
广西(本科)集美大学物理类49956786371
集美大学历史类5565526400
贵州(本科)集美大学物理类47470211380
集美大学历史类5379584442
海南(本科)集美大学综合类48341779483
河北(本科)集美大学物理类52980942448
集美大学历史类5749309449
河南(本一)集美大学理科526106610511
集美大学文科5609395521
黑龙江(本科)集美大学物理类49934833360
集美大学历史类5187189410
湖北(本科)集美大学物理类54651834437
集美大学历史类5617322432
湖南(本科)集美大学物理类486105283422
集美大学历史类5646595438
江西(本科)集美大学物理类53550549448
集美大学历史类5725397463
江苏(本科)集美大学物理类54883547462
集美大学历史类55317142478
辽宁(本科)集美大学物理类52840601368
集美大学历史类5377504400
内蒙古(本一A)集美大学理科49921671471
集美大学文科4856550478
宁夏(本二)集美大学理科43413883371
集美大学文科5072792419
青海(本一)集美大学(民考汉预科)理科35715401343
集美大学(民考汉预科)文科4164308411
山东(1段)集美大学综合类514145387444
山西(本一B)集美大学(B)文科5236822516
集美大学(B)理科--506
陕西(本二)集美大学理科47858940372
集美大学文科49412667397
上海(本科)集美大学综合类44433286403
四川(本一)集美大学理科56356909539
集美大学文科5568836529
天津(本科A)集美大学综合类54027715475
新疆(本二)集美大学理科39217784262
集美大学文科4512870304
新疆(本二(单列类外语))集美大学理科3378131262
集美大学文科3622040304
云南(本一)集美大学理科52238020505
云南(本二)集美大学(预科)理科50547634420
集美大学(预科)文科55313443480
浙江(1段)集美大学综合类495174324492
吉林(本科)集美大学物理类--345
集美大学历史类--369
数据来源于赶考生:https://www.gankaosheng.com/zhiyuan/

附:集美大学简介

集美大学地处福建省厦门市,是福建省“双一流”建设高校、福建省重点建设高校,是交通运输部与福建省、自然资源部与福建省、福建省与厦门市共建高校,博士学位授予单位,硕士推免生资格单位,大陆唯一获交通运输部海事局批准具有开展台湾船员适任培训资格的院校。

学校设有20个学院,在校生28500多人,其中全日制本科生 26000多人,研究生2300多人,国际学生近200人。现有专任教师1500人左右,其中10名院士(全职2名)在内的国家级人才29人次、省部级人才177人次。

学校积极推进新时期教育对外开放,充分发挥面向东南亚、毗邻台港澳等区位优势,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已与全球100余所知名大学和科研机构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与国际海事组织(IMO)、国际海事大学联合会(IAMU)、国际航标协会(IALA)等开展学术交流与合作。获批2个中外合作办学项目,迄今已培养近5000名毕业生;创新性开展校企“一带一路”国际人才联合培养,已完成首届非洲(安哥拉)人才培养计划。是教育部(中国)留学服务中心战略合作伙伴单位,是经教育部批准较早具有招收台港澳、华侨学生和外国留学生资格的院校之一,是厦门市陈嘉庚奖学金和福建省政府来华留学生奖学金招生单位、福建省及集美区台湾青少年研学旅游基地、香港特区政府“青年内地双向交流计划”资助单位,是福建省首批“海外华文教育基地”。

相关文章

热门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