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志愿填报 院校库 专业库

福州理工学院2024录取分数线是多少分(2025报考参考)

2024年考多少分能上福州理工学院?今年最低录取分数线是多少?2025届考生可以参考福州理工学院2024年在各省的最低录取分数线,预测指导今年的高考志愿填报!

福州理工学院2024录取分数线是多少分(2025报考参考)

2024年福州理工学院录取分数线:

一:福州理工学院录取分数线2024(省内)

在福建省(本科)最低录取分数为:历史类431分、物理类449分。

二、福州理工学院录取分数线2024(其它省市)

1、在陕西省(本二)最低录取分数为:理科383分。

2、在四川省(本二)最低录取分数为:理科464分、文科473分。

3、在甘肃省(本科)最低录取分数为:物理类374分。

4、在河北省(本科)最低录取分数为:物理类453分、历史类453分。

5、在山东省(2段)最低录取分数为:综合类427分。

更多省市录取分数线,详见赶考生志愿模拟填报助手

三、福州理工学院录取分数线一览表2024(2025年参考)

需注意的是,不同省份和地区的高考录取政策和标准可能会有所不同,具体请访问福州理工学院官方网站或电话咨询学校招生办。

省份院校科目最低分最低位次省控线
安徽(本科)福州理工学院物理类465175987465
福州理工学院历史类46643557462
福建(本科)福州理工学院历史类43126745431
福州理工学院物理类449111573449
甘肃(本科)福州理工学院物理类37489150370
广东(本科)福州理工学院物理类481181064442
广西(本科)福州理工学院物理类376157367371
贵州(本科)福州理工学院物理类398140018380
河北(本科)福州理工学院物理类453199076448
福州理工学院历史类45363415449
河南(本二)福州理工学院理科408308792396
福州理工学院文科42897632428
湖北(本科)福州理工学院物理类437140240437
江西(本科)福州理工学院物理类448150379448
福州理工学院历史类47247396463
山东(1段)福州理工学院综合类444316970444
山东(2段)福州理工学院综合类427355555150
陕西(本二)福州理工学院理科383125143372
四川(本二)福州理工学院理科464187394459
福州理工学院文科47362760457
浙江(1段)福州理工学院综合类529135406492
数据来源于赶考生:https://www.gankaosheng.com/zhiyuan/

附:福州理工学院简介

福州理工学院前身为2004年创建的福州海峡职业技术学院。2015年4月经国家教育部正式批准,在福州海峡职业技术学院基础上正式升格为本科应用型高等学校。学校坚持面向中国(福建)自由贸易实验区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建设重大战略需求, 为产业和区域经济培养厚德博学、知行合一、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和工程、管理实践能力兼备的一线工程师和管理人才,将学校建设成综合实力强、办学水平高、行业特点鲜明、办学特色突出和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一流民办应用型本科高校。根据办学定位,学校着力培养具有工匠精神的一线工程师、具有创新能力的“互联网+”一线工程师、具有产业全局视野的“全链条”一线工程师。

学校结合办学定位和福建省产业结构布局与发展需求,完善专业建设布局调整和优化机制,密切跟踪区域经济结构调整、产业转型升级的动态趋势,通过建设一流专业实现“存量求优质”,通过跨学科融合改造传统专业实现“改造求融合”、通过培育贴近产业需求的新兴专业实现“增量求贴近”,形成了与社会需求相适应的以工学为主,理、经、管、医、艺等多学科协调发展,具有地方和行业特色的应用型学科专业体系。现设有计算与信息科学学院、应用科学与工程学院、商学院、护理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和体育教学部等6个二级教学单位,开设本专科专业38个,在校生8935人。现有省应用型学科2个、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3个、省服务产业特色专业2个、省示范性应用型专业群1个、省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试点专业4个、省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5项、省新文科研究与实践项目2项、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5项。2019年顺利通过学士学位授权单位审核评估,现有15个本科专业通过学士学位授予权评估。

学校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明确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的指导思想和原则,着力构建思政教育、通识教育、专业教育、创新创业教育等四大教育体系。着眼于人才培养适应新经济、新动能转换需求,建立和完善适应传统动能转型要求的产业人才培养机制,按照“行业产业需求分析→就业领域及典型岗位梳理→知识能力结构→课程模块设计→课程内容确定”的路径,根据传统产业创新发展的新要求、新特点开发、构建应用型课程体系。重视实践教学在应用型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遵循“认知→求证→探究→创新”的渐进式思路,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多种岗位”为导向,设置课程实验、综合设计、实习实训、毕业设计、社会实践、创新研究多个实践教学模块,构建一个校内外结合、课内外结合的“点(基本技能)、线(专项技术)、面(综合实践)、体(创新能力)”相结合的递进式实践教学体系,加大对生产、管理过程重点环节技术技能的“螺旋上升式”实践教学,培养富有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的一线工程师。建立和完善“互联网+”产业人才培养的机制,以物联网、云计算为基础,将下一代信息技术渗透到传统专业,建设跨学科的应用型专业群,培养创新能力强、跨界融合的“互联网+”一线工程师。将生产性工程实践与智能制造相结合,引进企业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的智能制造中试线、生产线,培养具有产业全局视野,熟悉产业链从研发、设计、生产、销售到服务“全链条”的一线工程师。

相关文章

热门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