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东软学院2023年录取分数线已经公布,赶考生志愿填报平台通过计算该校在各省市录取的最低分差得知:2023年考上广东东软学院本科批最容易的是广东省考生,最难的是辽宁省考生;2023年考上广东东软学院专科批最容易的是广东省考生!
以下为最新2023年广东东软学院在各省市的最低录取分数线和最低分差一览表,为预测2024年广东东软学院录取分数线是多少,以及今年志愿填报提供了参考依据!
2023年广东东软学院录取分数线(2024参考):
一、广东东软学院2023录取分数线
在广东(本省):
1、广东东软学院2023年在广东省(普通类本科批)最低录取分数为:历史类444分、物理类467分。
2、广东东软学院2023年在广东省(普通类专科批)最低录取分数为:历史类305分、物理类362分。
3、广东东软学院2023年在广东省(中外合作办学本科批)最低录取分数为:物理类439分。
在外省(市):
1、2023年在四川省(普通类本科二批)最低录取分数为:理科433分。
2、2023年在重庆市(普通类本科批)最低录取分数为:物理类416分。
3、2023年在海南省(普通类本科批)最低录取分数为:综合类506分。
4、2023年在河北省(普通类本科批)最低录取分数为:物理类452分。
5、2023年在山东省(普通类普通类一段)最低录取分数为:综合类463分。
更多省市见如下表格
二、广东东软学院各省录取分数线一览表2023(官方最新发布)
注:最低分差-表示该院校录取最低分与省控线的分差。分差值越大说明报考人数越多越难录取,分差值越小说明报考人数越少越被容易录取。
省份(批次) | 招生科目 | 最低分 | 省控线 | 最低分差 |
---|---|---|---|---|
海南(本科批) | 综合类 | 506 | 483 | 23 |
山东(普通类一段) | 综合类 | 463 | 443 | 20 |
广东(本科批) | 历史类 | 444 | 433 | 11 |
物理类 | 467 | 439 | 28 | |
中外合作办学(物理类) | 439 | 439 | 0 | |
广东(专科批) | 历史类 | 305 | 180 | 125 |
物理类 | 362 | 180 | 182 | |
福建(本科批) | 物理类 | 442 | 431 | 11 |
重庆(本科批) | 物理类 | 416 | 406 | 10 |
河北(本科批) | 物理类 | 452 | 439 | 13 |
辽宁(本科批) | 物理类 | 403 | 360 | 43 |
湖南(本科批) | 物理类 | 424 | 415 | 9 |
江苏(本科批) | 物理类 | 455 | 448 | 7 |
河南(本科二批) | 文科 | 470 | 465 | 5 |
理科 | 428 | 409 | 19 | |
安徽(本科二批) | 文科 | 442 | 440 | 2 |
理科 | 428 | 427 | 1 | |
四川(本科二批) | 理科 | 433 | 433 | 0 |
广西(本科二批) | 理科 | 356 | 347 | 9 |
江西(本科二批) | 理科 | 453 | 445 | 8 |
各省详细专业录取分数据:https://www.gankaosheng.com/zhiyuan/ |
通过以上最低分差数据分析得知:
本科批:录取最容易的是广东省(中外合作办学本科批物理类)录取最低分是439分(最低分差0分);录取最难的是辽宁省(普通类本科批物理类)录取最低分是403分(最低分差43分)。
专科批:录取最容易的是广东省(普通类专科批历史类)录取最低分是305分(最低分差125分);录取最难的是广东省(普通类专科批物理类)录取最低分是362分(最低分差182分)。
附:广东东软学院简介
广东东软学院是经教育部批准设立,由东软出资举办的一所民办普通高等院校。2003 年成立南海东软信息技术职业学院, 2004 年被广东省教育厅确定为“广东省首批省级示范性软件学院”, 2005 年被国家教育部认定为“国家计算机应用和软件技术专业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基地”。2014 年升格为普通本科学校,更名为广东东软学院,开展全日制本科教育。2018 年通过新建本科院校学士学位授予单位评审。
办学 20 年来,学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定立足广东,面向粤港澳大湾区,服务于数字经济及相关行业的定位,秉承“精勤博学,学以致用”的校训,践行“教育创造学生价值”的办学理念,以建设“有特色、高水平、IT应用技术大学”为目标,以专业和课程建设为核心,以“产教融合 协同育人”为主要路径,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较强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学校坚持内涵式发展,持续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坚持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和实践,逐步培育形成了符合学校发展实际的“一模式、四融合”的应用型大学办学特色。目前,学校已累计向社会输送3万余名人才,人才培养质量得到了用人单位、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
面向未来,学校将紧密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主动融入区域产业转型升级和创新驱动发展,以更加开放的视野整合校政行企资源,持续改革创新提升办学能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把学校建成“有特色、高水平、IT应用技术大学”,为广东及大湾区经济建设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