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志愿填报 院校库 专业库

西安工程大学录取分数线2024是多少分(2025报考参考)

2024年考多少分能上西安工程大学?今年最低录取分数线是多少?2025届考生可以参考西安工程大学2024年在各省的最低录取分数线,预测指导今年的高考志愿填报!

西安工程大学录取分数线2024是多少分(2025报考参考)

2024年西安工程大学录取分数线:

一:西安工程大学录取分数线2024(省内)

在陕西省(本一)最低录取分数为:理科472分、文科479分。

二、西安工程大学录取分数线2024(其它省市)

1、在内蒙古(本一A)最低录取分数为:理科484分。

2、在四川省(本一)最低录取分数为:理科557分、文科529分。

3、在贵州省(本科)最低录取分数为:历史类471分、物理类494分。

4、在江苏省(本科)最低录取分数为:历史类509分、物理类528分。

5、在山东省(1段)最低录取分数为:综合类497分。

更多省市录取分数线,详见赶考生志愿模拟填报助手

三、西安工程大学录取分数线一览表2024(2025年参考)

需注意的是,不同省份和地区的高考录取政策和标准可能会有所不同,具体请访问西安工程大学官方网站或电话咨询学校招生办。

省份院校科目最低分最低位次省控线
安徽(本科)西安工程大学历史类51424090462
西安工程大学物理类54470387465
北京(本科)西安工程大学综合类51429083434
重庆(本科)西安工程大学历史类48119034428
西安工程大学物理类52049340427
福建(本科)西安工程大学历史类50611432431
西安工程大学物理类52557031449
甘肃(本科)西安工程大学历史类42722382421
西安工程大学物理类51925610370
广东(本科)西安工程大学物理类525105708442
广西(本科)西安工程大学历史类49916582400
西安工程大学物理类52341098371
贵州(本科)西安工程大学历史类47129797442
西安工程大学物理类49455953380
海南(本科)西安工程大学综合类60710761483
河北(本科)西安工程大学物理类52290382448
西安工程大学历史类52724676449
河南(本一)西安工程大学理科55961939511
西安工程大学文科52523548521
黑龙江(本科)西安工程大学历史类4979605410
西安工程大学物理类55319053360
湖北(本科)西安工程大学历史类49623113432
西安工程大学物理类54254837437
湖南(本科)西安工程大学历史类47834594438
西安工程大学物理类50681598422
江西(本科)西安工程大学物理类51372711448
西安工程大学历史类54013280463
江苏(本科)西安工程大学历史类50936593478
西安工程大学物理类528108842462
辽宁(本科)西安工程大学历史类51210381400
西安工程大学物理类51546174368
内蒙古(本一A)西安工程大学理科48425420471
宁夏(本一)西安工程大学理科44412141432
西安工程大学文科5052906496
青海(本一)西安工程大学理科39310286343
山东(1段)西安工程大学综合类497186013444
陕西(本一)西安工程大学(艺术类专业)理科47263180475
西安工程大学(艺术类专业)文科47916661488
四川(本一)西安工程大学理科55762994539
西安工程大学文科52920373529
天津(本科A)西安工程大学综合类53429376475
新疆(本一)西安工程大学理科41813894390
西安工程大学文科4353569425
云南(本一)西安工程大学理科54128554505
浙江(1段)西安工程大学综合类495174074492
山西(本一B)西安工程大学(B)理科--506
西安工程大学(B)文科--516
数据来源于赶考生:https://www.gankaosheng.com/zhiyuan/

附:西安工程大学简介

西安工程大学是一所办学历史悠久、办学基础雄厚、办学特色鲜明的综合性高等学校,是我国西部地区唯一以纺织服装为特色的高校。学校现有金花、临潼两个校区,占地约108万平方米,设有15个教学单位。现有实验室131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2个,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3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11个,国家和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7个,省级2011协同创新中心1个,“四主体一联合”校企合作共建新型研发平台4个,国家级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5个,省部级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9个,省级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6个,省级科技团队6个,教育部公共服务平台1个,省级创新创业基地1个。学校历经100余年的发展,已经成为一所以工为主,纺织、服装为特色,工、理、文、管、经、法、艺术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特色鲜明的高校。学校现为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陕西省高水平大学建设高校、陕西省2011协同创新中心建设高校、陕西省博士后创新基地高校,陕西省国内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学校现有全日制在校生2万余人,其中研究生3300余人,本科生17000余人。

学校注重精神文明建设和校园文化建设,秉承“实业报国,负重奋进”的办学传统,践行“厚德弘毅、博学笃行”的校训,形成了“团结、勤奋、求实、创新”的良好校风和“崇真尚美、经纬天下”的大学精神。近年来,先后获得陕西省“高等学校先进基层党委”“绿色学校”“全国模范职工之家”等称号,连续多年获“全国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优秀组织单位”称号,学生参加科技文化活动获得国家和省部级奖励720余项。

不忘初心担使命,只争朝夕再出发。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学校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定不移地走内涵式发展道路,主动服务国家战略,充分利用高等教育发展以及纺织行业转型等重大机遇,深化综合改革,加快科技创新,加强企业深度融合,全面提升办学水平和实力,奋力书写新时代学校发展新篇章,继续朝着特色鲜明、国内知名的教学研究型大学迈步奋进。

相关文章

热门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