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考多少分能上陕西科技大学?今年最低录取分数线是多少?2024届考生可以参考陕西科技大学2023年在各省的最低录取分数线,预测指导今年的高考志愿填报!
2024年陕西科技大学录取分数线(预测):
一:陕西科技大学录取分数线2024(省内)
1、在陕西省(本一)最低录取分数预测为:理科451分。
2、在陕西省(本一)最低录取分数预测为:理科468分、文科498分。
二、陕西科技大学录取分数线2024(其它省市)
1、在江西省(本一)最低录取分数预测为:理科563分。
2、在内蒙古(本一A)最低录取分数预测为:理科458分。
3、在湖北省(本科)最低录取分数预测为:历史类546分、物理类577分。
4、在辽宁省(本科)最低录取分数预测为:历史类528分、物理类530分。
5、在北京市(本科)最低录取分数预测为:综合类522分。
更多省市录取分数线预测,详见赶考生志愿模拟填报助手。
三、陕西科技大学录取分数线一览表2023(2024年参考)
需注意的是,不同省份和地区的高考录取政策和标准可能会有所不同,具体请访问陕西科技大学官方网站或电话咨询学校招生办。
省份 | 院校 | 科目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
安徽(本一) | 陕西科技大学(中外合作) | 理科 | 513 | 71087 | 482 |
安徽(本一) | 陕西科技大学 | 理科 | 553 | 40221 | 482 |
北京(本科) | 陕西科技大学 | 综合类 | 522 | 26724 | 448 |
重庆(本科) | 陕西科技大学 | 历史类 | 501 | 10925 | 407 |
陕西科技大学 | 物理类 | 496 | 42640 | 406 | |
福建(本科) | 陕西科技大学 | 历史类 | 522 | 9532 | 453 |
陕西科技大学 | 物理类 | 546 | 31148 | 431 | |
甘肃(本一) | 陕西科技大学(中外合作) | 理科 | 444 | 29811 | 433 |
甘肃(本一) | 陕西科技大学 | 理科 | 479 | 18301 | 433 |
陕西科技大学 | 文科 | 508 | 4573 | 488 | |
广东(本科) | 陕西科技大学 | 历史类 | 539 | 19515 | 433 |
陕西科技大学 | 物理类 | 556 | 67816 | 439 | |
广西(本一) | 陕西科技大学(中外合作) | 理科 | 480 | 46241 | 475 |
广西(本一) | 陕西科技大学 | 理科 | 499 | 35960 | 475 |
贵州(本一) | 陕西科技大学 | 理科 | 485 | 36788 | 459 |
海南(本科) | 陕西科技大学 | 综合类 | 619 | 8456 | 483 |
河北(本科) | 陕西科技大学 | 历史类 | 556 | 9740 | 430 |
陕西科技大学 | 物理类 | 522 | 74834 | 439 | |
河南(本一) | 陕西科技大学(较高收费) | 理科 | 536 | 90770 | 514 |
河南(本一) | 陕西科技大学 | 理科 | 572 | 45094 | 514 |
陕西科技大学 | 文科 | 576 | 10980 | 547 | |
黑龙江(本一A) | 陕西科技大学 | 理科 | 474 | 20583 | 408 |
黑龙江(本一B) | 陕西科技大学(B) | 理科 | 408 | 38694 | 408 |
湖北(本科) | 陕西科技大学 | 历史类 | 546 | 9592 | 426 |
陕西科技大学 | 物理类 | 577 | 30633 | 424 | |
湖南(本科) | 陕西科技大学 | 历史类 | 523 | 13173 | 428 |
陕西科技大学 | 物理类 | 537 | 50694 | 415 | |
江西(本一) | 陕西科技大学(中外合作) | 理科 | 543 | 35649 | 518 |
江西(本一) | 陕西科技大学 | 理科 | 563 | 23675 | 518 |
吉林(本一A) | 陕西科技大学 | 理科 | 466 | 19393 | 463 |
江苏(本科) | 陕西科技大学 | 历史类 | 534 | 24523 | 474 |
陕西科技大学 | 物理类 | 563 | 64500 | 448 | |
辽宁(本科) | 陕西科技大学 | 历史类 | 528 | 7594 | 404 |
陕西科技大学 | 物理类 | 530 | 32170 | 360 | |
内蒙古(本一A) | 陕西科技大学 | 理科 | 458 | 22756 | 434 |
内蒙古(本一A) | 陕西科技大学(中外合作) | 理科 | 463 | 21591 | 434 |
宁夏(本一) | 陕西科技大学 | 理科 | 438 | 7820 | 397 |
青海(本一) | 陕西科技大学 | 理科 | 394 | 6941 | 330 |
山东(1段) | 陕西科技大学 | 综合类 | 506 | 154399 | 443 |
山西(本一A) | 陕西科技大学 | 理科 | 535 | 20092 | 480 |
陕西科技大学 | 文科 | 513 | 4319 | 490 | |
山西(本一A1) | 陕西科技大学(A1) | 理科 | 498 | 34541 | 480 |
陕西(本一) | 陕西科技大学(中外合作) | 理科 | 451 | 56897 | 443 |
陕西(本一) | 陕西科技大学 | 理科 | 468 | 46609 | 443 |
陕西科技大学 | 文科 | 498 | 12019 | 489 | |
上海(本科) | 陕西科技大学 | 综合类 | 471 | 26866 | 405 |
四川(本一) | 陕西科技大学(中外合作) | 理科 | 531 | 73035 | 520 |
四川(本一) | 陕西科技大学 | 理科 | 567 | 42541 | 520 |
天津(本科A) | 陕西科技大学 | 综合类 | 570 | 19447 | 472 |
新疆(本一) | 陕西科技大学(中外合作) | 理科 | 440 | 11610 | 396 |
新疆(本一) | 陕西科技大学 | 理科 | 448 | 10554 | 396 |
新疆(本一(单列类外语)) | 陕西科技大学 | 理科 | 341 | 6940 | 396 |
陕西科技大学 | 文科 | 400 | 1793 | 458 | |
云南(本一) | 陕西科技大学(中外合作) | 理科 | 515 | 32206 | 485 |
云南(本一) | 陕西科技大学 | 理科 | 521 | 29594 | 485 |
浙江(1段) | 陕西科技大学 | 综合类 | 571 | 83089 | 488 |
数据来源于赶考生:https://www.gankaosheng.com/zhiyuan/ |
附:陕西科技大学简介
陕西科技大学是我国西部地区唯一一所以轻工为特色的多科性大学,是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建设高校,是“十二五”期间陕西省重点建设的高水平大学,是陕西省“国内一流大学建设高校”,是陕西省人民政府与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中国轻工集团公司共同建设的重点高校。学校创建于1958年,时名北京轻工业学院,是新中国第一所轻工高等学校;1970年迁至陕西咸阳,改名为西北轻工业学院;1978年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88所重点院校之一;1998年学校划转到陕西省,实行中央与地方共建、以地方管理为主的体制;2002年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为陕西科技大学;2006年学校主体东迁西安。学校作为“西迁群体”之一,在六十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历经“三次创业、两次搬迁、一次划转”的奋斗与辉煌,秉承以“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求实创新、锐意进取的科学精神和扎根西部、服务社会的奉献精神”为内涵的“三创两迁”精神,恪守“至诚至博”校训,培养了16万名优秀人才,为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事业高质量发展成效充分彰显,在2021软科中国大学综合排名中居全国第140位。
学校现有西安未央校区、太华路校区和咸阳校区三个校区,总面积2055亩,建筑面积129.6万平米。西安未央校区占地面积1590亩,规划合理、功能齐全、设施先进、环境优美,坐落于风景秀丽的灞河之滨、未央湖畔。有专任教师1350余人,拥有国家“优青”“百千万人才工程”等省级以上各类人才百余人;有全日制各类在校学生22000余人,其中博士、硕士研究生4300余人;图书馆藏书200余万册。设有轻工科学与工程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机电工程学院、电气与控制工程学院、电子信息与人工智能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化学与化工学院、设计与艺术学院、数学与数据科学学院、文理学院、教育学院(继续教育学院、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阿尔斯特学院和体育部等16个学院(部)。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3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7个、二级学科33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1个、二级学科91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13个,本科专业63个,涉及工学、理学、管理学、文学、经济学、法学、医学、艺术学、教育学、农学等10大学科门类。有陕西省“国内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建设学科1个,省级优势学科6个,国家级、省部级重点实验室、重点研究基地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57个,省级协同创新中心2个,省哲学社会科学特色建设学科1个,省级研究生联合培养示范工作站6个,院士创新团队7个。材料科学、化学、工程学3个学科位列ESI全球排名前1%(其中材料科学学科进入全球排名前5‰),迈入国际一流学科行列。
学校始终将人才培养作为根本任务,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以产出为导向、持续改进”的教育理念,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先后入选教育部“卓越工程师计划”第二批试点高校、“互联网+中国制造2025”产教融合促进计划试点院校,陕西省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近年来,在国家级、省级教学项目中连创佳绩,整体水平居省属高校前列。荣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3项,省部级教学成果奖62项;现有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1人,省级教学名师22人;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4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2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9个,省级特色专业建设点13个,陕西省名牌专业7个,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专业16个;国家级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1项、省级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9项;国家级新工科项目3项、新农科项目1项、新文科项目2项,省级新工科项目6项、新农科项目1项、新文科项目2项;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国家级虚拟教研室1个、省级教学团队29个;国家级精品课程4门、省级精品课程24门;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程1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1门、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50门;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6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35门;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1门、省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2门;省级优秀教材21部;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16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省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基地7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4个;省级创新创业改革试点学院2个;承担省部级教改项目75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