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考多少分能上运城职业技术大学?今年最低录取分数线是多少?2025届考生可以参考运城职业技术大学2024年在各省的最低录取分数线,预测指导今年的高考志愿填报!
2024年运城职业技术大学录取分数线:
一:运城职业技术大学录取分数线2024(省内)
1、在山西省(本二C)最低录取分数为:理科388分、文科413分。
2、在山西省(专科)最低录取分数为:理科318分、文科311分。
二、运城职业技术大学录取分数线2024(其它省市)
1、在河南省(本二)最低录取分数为:理科425分、文科444分。
2、在四川省(本二)最低录取分数为:理科474分、文科477分。
3、在甘肃省(本科)最低录取分数为:物理类409分。
4、在江苏省(本科)最低录取分数为:历史类478分、物理类498分。
5、在上海市(本科)最低录取分数为:综合类403分。
更多省市录取分数线,详见赶考生志愿模拟填报助手。
三、运城职业技术大学录取分数线一览表2024(2025年参考)
需注意的是,不同省份和地区的高考录取政策和标准可能会有所不同,具体请访问运城职业技术大学官方网站或电话咨询学校招生办。
省份 | 院校 | 科目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
安徽(本科) | 运城职业技术大学 | 历史类 | 470 | 42069 | 462 |
运城职业技术大学 | 物理类 | 472 | 166458 | 465 | |
重庆(本科) | 运城职业技术大学 | 历史类 | 429 | 32216 | 428 |
运城职业技术大学 | 物理类 | 454 | 85258 | 427 | |
甘肃(本科) | 运城职业技术大学 | 物理类 | 409 | 74087 | 370 |
广东(本科) | 运城职业技术大学 | 历史类 | 486 | 48326 | 428 |
运城职业技术大学 | 物理类 | 488 | 168306 | 442 | |
河北(本科) | 运城职业技术大学 | 物理类 | 474 | 164692 | 448 |
运城职业技术大学 | 历史类 | 474 | 51276 | 449 | |
河南(本二) | 运城职业技术大学 | 理科 | 425 | 278855 | 396 |
运城职业技术大学 | 文科 | 444 | 82684 | 428 | |
黑龙江(本科) | 运城职业技术大学 | 物理类 | 374 | 81272 | 360 |
运城职业技术大学 | 历史类 | 425 | 20911 | 410 | |
江西(本科) | 运城职业技术大学 | 物理类 | 467 | 127048 | 448 |
运城职业技术大学 | 历史类 | 487 | 38586 | 463 | |
江苏(本科) | 运城职业技术大学 | 历史类 | 478 | 50966 | 478 |
运城职业技术大学 | 物理类 | 498 | 147674 | 462 | |
辽宁(本科) | 运城职业技术大学 | 历史类 | 413 | 23554 | 400 |
运城职业技术大学 | 物理类 | 432 | 86336 | 368 | |
山东(1段) | 运城职业技术大学 | 综合类 | 481 | 227102 | 444 |
山西(本二C) | 运城职业技术大学 | 理科 | 388 | 22746 | 418 |
运城职业技术大学 | 文科 | 413 | 10672 | 446 | |
山西(专科) | 运城职业技术大学 | 理科 | 318 | 54713 | 130 |
运城职业技术大学 | 文科 | 311 | 38731 | 130 | |
陕西(本二) | 运城职业技术大学 | 理科 | 428 | 94739 | 372 |
运城职业技术大学 | 文科 | 446 | 28151 | 397 | |
上海(本科) | 运城职业技术大学 | 综合类 | 403 | 41594 | 403 |
四川(本二) | 运城职业技术大学 | 理科 | 474 | 173422 | 459 |
运城职业技术大学 | 文科 | 477 | 59191 | 457 | |
天津(本科B) | 运城职业技术大学 | 综合类 | 488 | 42037 | 475 |
数据来源于赶考生:https://www.gankaosheng.com/zhiyuan/ |
附:运城职业技术大学简介
运城职业技术大学是本科层次职业院校,始建于2006年。2015年获山西省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质量水平评估“优秀”等级;2017年入选教育部第二批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2018年被确定为“山西省优质高等职业院校建设单位”;2019年入选首批教育部“1+X”证书制度试点院校;2019年升格为职业本科学校;2020年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为运城职业技术大学。
学校秉承“做学合一,厚实融通”校训,践行工程教育理念,创新“引、育、养、练”人才培养模式,持续推进教育教学改革。重点面向智慧矿山、智能制造、文化旅游及健康养老等产业领域开设本、专科专业。近五年来,建有省级骨干专业3个;省级示范性实训基地2个;11所涉煤高校实践教学基地;出版教材120部,其中国家规划教材1部;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1项;获省级教学成果奖16项,其中特等奖4项,一等奖2项;获技能竞赛奖国家级43个、省级323个。
学校坚持走校企共建共创共享、产教融合发展之路,持续提升科研和社会服务能力。近五年来,承担省级以上教科研项目67项,应用技术研究项目217项;授权专利227项;发表论文1024篇,其中核心及以上55篇,省级优秀学术论文成果奖5项。服务煤炭行业产业升级,开展重点产煤县煤矿安全专题研究班等国家级培训100人次,煤矿企业安全生产负责人专题研修班等省级培训300人次;服务企业技术与产品升级,开展职工培训2.6万余人次,职业技能鉴定培训5000余人次;服务地方经济与社会发展,开展下岗职工培训1000余人次;服务中国矿大、太原理工等11个涉煤高校学生实习9587人次;培训收入4000余万元。学校还是山西省科普教育基地,开展科普教育10000余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