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考多少分能上四川民族学院?今年最低录取分数线是多少?2025届考生可以参考四川民族学院2024年在各省的最低录取分数线,预测指导今年的高考志愿填报!
2024年四川民族学院录取分数线:
一:四川民族学院录取分数线2024(省内)
1、在四川省(本二)最低录取分数为:理科500分、文科506分。
2、在四川省(专科)最低录取分数为:理科469分、文科471分。
二、四川民族学院录取分数线2024(其它省市)
1、在青海省(本一)最低录取分数为:理科385分、文科414分。
2、在云南省(本二)最低录取分数为:理科492分、文科461分。
3、在甘肃省(本科)最低录取分数为:历史类465分。
4、在贵州省(本科)最低录取分数为:物理类484分、历史类521分。
5、在海南省(本科)最低录取分数为:综合类576分。
更多省市录取分数线,详见赶考生志愿模拟填报助手。
三、四川民族学院录取分数线一览表2024(2025年参考)
需注意的是,不同省份和地区的高考录取政策和标准可能会有所不同,具体请访问四川民族学院官方网站或电话咨询学校招生办。
省份 | 院校 | 科目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
重庆(本科) | 四川民族学院 | 物理类 | 507 | 56771 | 427 |
四川民族学院 | 历史类 | 507 | 13481 | 428 | |
甘肃(本科) | 四川民族学院 | 历史类 | 465 | 14783 | 421 |
贵州(本科) | 四川民族学院 | 物理类 | 484 | 62378 | 380 |
四川民族学院 | 历史类 | 521 | 13048 | 442 | |
海南(本科) | 四川民族学院 | 综合类 | 576 | 16888 | 483 |
青海(本一) | 四川民族学院 | 理科 | 385 | 11342 | 343 |
四川民族学院 | 文科 | 414 | 4453 | 411 | |
四川(本二) | 四川民族学院(应用型人才联合培养计划) | 理科 | 500 | 135858 | 459 |
四川民族学院 | 文科 | 506 | 35034 | 457 | |
四川(专科) | 四川民族学院 | 理科 | 469 | 180581 | 150 |
四川民族学院 | 文科 | 471 | 64556 | 150 | |
云南(本二) | 四川民族学院 | 理科 | 492 | 55466 | 420 |
四川民族学院(加试藏语文专业) | 文科 | 461 | 55056 | 480 | |
数据来源于赶考生:https://www.gankaosheng.com/zhiyuan/ |
附:四川民族学院简介
四川民族学院是四川省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也是中央布局在康巴地区的唯一一所民族本科院校,位于“溜溜的山、洁白的云、奔腾的河、迅疾的风”之间的四川省康定市姑咱镇。学校依偎世界屋脊青藏高原,坐落于蜀山之王贡嘎山下,西靠世界情歌故里康定,东望高耸入云的二郎山,南邻大渡桥横铁索寒的泸定,北接丹巴美人谷和仙境般的甲居藏寨,共和国最美景观大道318线从校园旁边迤逦而过,汹涌澎湃的大渡河从这里不舍昼夜奔流入海。闻莺起舞,枕涛入眠,白云诗意,书海蓝天。学校环境优美,气候宜人,年平均气温18℃,是省级“园林式校园”。
学校始终坚持立足康巴、面向四川、建设涉藏地区、服务国家战略,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围绕努力建设充满活力的现代化综合性应用型民族本科高校的办学目标,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加大内涵建设,促进转型发展,突出民族性、地方性、应用性,培养“靠得住、下得去、干得好”的优秀人才,为民族地区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和生态建设提供智力支持。建校以来,已为社会培养本专科毕业生40000余人,藏汉双语人才5000余人,其中近20000人扎根在民族地区基层,传授现代文明、维护祖国统一、促进民族团结,多数已成为业务骨干,3000余人在基层领导岗位上为各族群众服务,学校已成为维护民族地区政治稳定、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传承文化科学知识的中坚力量,是稳藏建藏、安康兴康的重要教育基地。
学校致力于民族文化研究,倾心康巴文化传承。建有四川省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康巴文化研究中心、省级哲学社会科学普及基地——康巴文化社科普及基地,以康巴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南派藏医药、康巴生物多样性等特色研究为重点,成立了14个特色研究中心和14个特色研究所,建有康巴文献馆、藏文古籍文献馆,收集整理康巴地区文献资料3万余册(函),拥有全套德格印经院典藏经籍,为建设好甘孜州文献资料中心、推进涉藏地区研究深化奠定了坚实基础。学校每年举办康巴发展研讨会、康巴文化科普周等学术交流活动,编辑出版省级刊物《四川民族学院学报》和校级辑刊《康巴研究》,先后完成了《康巴民族文化史》《甘孜州稳定与发展研究》《四川藏区双语教育研究》《四川藏区职业技术教育研究》等国家、省(部)、州级科研项目600余项,获得省部级科研奖励20项,出版著作200余部,发表学术论文5000余篇,形成了研究康巴地区的优势与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