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科技职业学院2023年录取分数线已经公布,赶考生志愿填报平台通过计算该校在各省市录取的最低分差得知:2023年考上温州科技职业学院专科批最容易的是湖南省考生,最难的是四川省考生!
以下为最新2023年温州科技职业学院在各省市的最低录取分数线和最低分差一览表,为预测2024年温州科技职业学院录取分数线是多少,以及今年志愿填报提供了参考依据!
2023年温州科技职业学院录取分数线(2024参考):
一、温州科技职业学院2023录取分数线
在浙江(本省):
1、温州科技职业学院2023年在浙江省(普通类平行录取二段)最低录取分数为:综合类439分。
2、温州科技职业学院2023年在浙江省(中外合作办学平行录取二段)最低录取分数为:综合类438分。
在外省(市):
1、2023年在四川省(普通类专科批)最低录取分数为:文科423分。
2、2023年在福建省(普通类专科批)最低录取分数为:历史类402分、物理类392分。
3、2023年在山西省(普通类专科批)最低录取分数为:理科277分。
4、2023年在贵州省(普通类专科批)最低录取分数为:文科447分、理科338分。
5、2023年在安徽省(普通类专科批)最低录取分数为:文科356分、理科404分。
更多省市见如下表格
二、温州科技职业学院各省录取分数线一览表2023(官方最新发布)
注:最低分差-表示该院校录取最低分与省控线的分差。分差值越大说明报考人数越多越难录取,分差值越小说明报考人数越少越被容易录取。
省份(批次) | 招生科目 | 最低分 | 省控线 | 最低分差 |
---|---|---|---|---|
浙江(平行录取二段) | 综合类 | 439 | 274 | 165 |
中外合作办学(综合类) | 438 | 274 | 164 | |
福建(专科批) | 历史类 | 402 | 220 | 182 |
物理类 | 392 | 220 | 172 | |
湖南(专科批) | 历史类 | 347 | 200 | 147 |
物理类 | 346 | 200 | 146 | |
云南(专科批) | 文科 | 396 | 200 | 196 |
四川(专科批) | 文科 | 423 | 150 | 273 |
贵州(专科批) | 文科 | 447 | 180 | 267 |
理科 | 338 | 180 | 158 | |
广西(专科批) | 文科 | 378 | 180 | 198 |
理科 | 327 | 180 | 147 | |
安徽(专科批) | 文科 | 356 | 200 | 156 |
理科 | 404 | 200 | 204 | |
江西(专科批) | 文科 | 386 | 200 | 186 |
理科 | 389 | 200 | 189 | |
山西(专科批) | 理科 | 277 | 130 | 147 |
各省详细专业录取分数据:https://www.gankaosheng.com/zhiyuan/ |
通过以上最低分差数据分析得知:
专科批:录取最容易的是湖南省(普通类专科批物理类)录取最低分是346分(最低分差146分);录取最难的是四川省(普通类专科批文科)录取最低分是423分(最低分差273分)。
附:温州科技职业学院简介
温州科技职业学院于2008年2月经浙江省人民政府批准正式建立,同时挂温州市农科院牌子,系专科层次公办普通高等职业学校,由温州市人民政府举办。学院传承浙江省立温州农业技术学校和温州专区农业科学研究所的农业职业教育和农业科研的优良传统,具有72年的办学历史。
聚焦乡村振兴,助力实现共同富裕。积极主动对接乡村振兴战略,挂牌成立温州乡村振兴学院、温州市共同富裕研究中心,设立全国首家乡村振兴研究室,全力服务共同富裕示范区市域样板打造。围绕共同富裕、未来乡村建设、数字化改革等主题,推进政策研究与决策咨询服务,近三年有20多项调研成果获得省、市领导批示肯定。深化校地合作,围绕区域产业布局,“一地一策”在温州市12个县(市、区)建立实体化产业研究院,目前已建成文成县现代农业与康养产业研究院、平阳县科技强农产业研究院、泰顺农业科技创新研究院、鹿城农业产业研究院。积极对接产业,成立乡村振兴产业服务团队,下派市级科技特派员,年推广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面积近200万亩;组建温州农民学院,开展高素质农民培训,每年举办乡村振兴特色培训班100多期,培训家庭农场主等农业从业人员上万人次,农民培训工作获得国家农业农村部等上级部门和有关领导充分肯定。
聚焦开放共享,扩大对外合作交流。坚持开放、共建、共享理念,初步形成上下、左右、内外贯通的对外合作开放办学新格局。对接长三角一体化国家战略,成立长三角区域合作办公室,主动融入长三角教育一体化,是浙江省农林牧渔类职业教育行业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单位、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现代农业职业技术教育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单位,与一批中高职、本科院校以及农科院所、地方单位开展合作办学。大力推进国际化办学战略,积极引进国(境)外优质教科研资源,加入中柬职教联盟、中意高校联盟,与新西兰、新加坡等多个国家(地区)的高等院校开展教师互访、学生交流学习、教科研合作等活动;助力“一带一路”建设,建立“乌兹别克斯坦鹏盛丝路学院”,并入选浙江省首批“一带一路‘丝路学院’”,主动牵手非洲温商企业,探索开展中非合作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