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大学怎么样,好不好?档次如何?以下是从兰州大学办学层次、大学排名、优势专业、就业前景、录取分数线、学生真实评价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点评,是否算是好大学,值不值得上,仅供参考!
一、办学层次
兰州大学成立于1909年,是一所公办综合类普通本科院校。学校占地3544亩,学校地址:甘肃省兰州市天水南路222号。
二、大学排名
兰州大学2023年中国大学综合排名第38名,省内排名第1名,排在西北师范大学之前。
三、优势专业及就业前景
兰州大学有国家级特色专业2个:核工程与核技术、辐射防护与核安全;甘肃省级特色专业7个:国际政治、思想政治教育、汉语言文学、化学、化学工程与工艺、人力资源管理、预防医学;省重点、培育专业专业1个:口腔修复。
这些都是兰州大学最好的专业,也是比较强的优势专业,就业率高,薪资待遇前景都不错!
四、各专业录取分数线
1、兰州大学(医护类)(本一)2022年在甘肃省理科最低录取分为481分,录取位次18712。其中计算机类554分,应用物理学553分,数学类549分,录取分数线最高的是口腔医学专业,最低为562分,也是本校报考最热门的理科专业。
2、兰州大学(医护类专业其它)(本一)2022年在甘肃省文科最低录取分为522分,录取位次2501。其中法学550分,汉语言文学550分,新闻传播学类546分,录取分数线最高的是经济学类专业,最低为555分,也是本校报考最热门的文科专业。
五、学生口碑
真实评价1:优点是:没有什么外物的诱惑 总体上保持着一个向学的学校氛围 作为985高校平台足够高 基本上不会遇到想从事科研且有能力从事科研但却受环境限制的情况 优秀的学生也可以保研到很好的学校缺点就是娱乐方面较为单一 设施方面比不了其他的高等院校 且在甘肃 实习 就业的机会相对较少是个学习的好地方 不是个“颓废”的好地方
真实评价2:1909年建校,地处西北,甘肃兰州,我是浙江人,兰大给我三年多的体验还不错,印象深的有六点,一是甘肃以及周边有各种各样风光各异的适合旅游的地方,二是学校学习氛围还算不错,结识了不少有各种优点的朋友,三是提供平台和机会不错,参加一些活动跟比赛给我带来了不少成长,四是消费水平整体偏低,食堂有便宜有贵的但最便宜的一餐午饭或晚饭四块钱,后市的基本一餐十几块,五是学校给的科研训练机会也不错,六是有各种奖助学金除国家的外还有社会类的一些,七是夏令营出去面试还是蛮受欢迎。总体来说,还是根据自己的兴趣跟分数选择个好点的学校吧,大学又不是吃喝玩乐的,我倒是觉得地理位置不是很重要,强者在哪都会发光,弱者在哪都只会吐槽抱怨。
真实评价3:兰州大学近几十年都绝对算得上是中国“最惨”的大学了,不仅得到的财政支持方面远不如北京、东部沿海大学,自身的教师队伍也在近年间持续遭到其余大学挖角,很多专业甚至由于教师流失,到了无以为继的地步。兰州大学是如何从当年的国内顶尖院校,沦落成为中国“最惨”大学的?这还需要从兰州大学的前世今生说起。地理位置由优势变为劣势兰州大学的诞生相对较晚,成立于1945年。创立初期的兰州大学,无论在规模还是实力上,都无法和当时北京以及中东部地区的大学相提并论。兰州大学的发迹,要从建国后那段时期说起。当时,兰州由于深处祖国腹地,又与自然资源丰富的边疆地区邻近,成为国家首批重点建设的城市。“一五”计划中苏联援建的156个项目,有7个设在了兰州。其中兰州炼油厂、兰州石油化工厂这两个国家级重点建设项目的立项,使得兰州当地急需石化领域的人才,地理位置最为有利的兰大,其化学系由此得以成为国家重点建设的学科。1954年,教育部设立的14所直属综合性大学,兰大位列其中;1960年,兰州大学更是成为西北地区是唯一的一所“全国重点综合性大学”;1995年,美国《科学》杂志评选出了中国最好的13所大学,兰大排名第6,其化学系在全球相同专业中位列前千分之一。然而,这些已然成为了当年兰大盛世的最后一抹余晖。进入改革开放之后,兰大原本的地理优势,瞬间变为了最大的劣势。当年,同样是大学老师,在兰州大学领到的工资,比在东部地区大学高三分之一,这在经济较为困难的年代,对人才是一个极大的吸引。但时间来到1986年,由于国际形势的变化,兰州“腹地”、“大后方”的作用明显削弱,再加上国家加大东南沿海的建设力度,对于西北大学教师的工资优惠政策取消了。原本西部地区的各项条件就远远落后东部,当工资的地区差取消后,兰州大学为首的西北各高校,在吸引人才方面的竞争力也随之荡然无存。教师队伍频遭挖角,人才流失严重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全国各省市地方办大学的风潮逐渐兴起。一些经济发达地区的新兴高校挖走了兰大的很多老师,如1995年成立的青岛大学,其中文系几乎完全有从兰大聘请的教师组成。人才流失情况最严重的时候,一些东部高校专门派人长期驻守在学校周边的宾馆,对该校教师进行游说招募。1984到1985年短短一年之间,兰大老师数量减少了255人,大部分流向了北京及东南沿海地区的高校及科研单位。20世纪90年代初,兰州大学再次出现向东部地区的大规模人才流动,1991至1994三年间教师人数减少二百余人。一些原本在国内处于顶尖位置的学科,由于学院从领导到老师再到研究生全部流失,已经到了连课都开不了的地步。到2000年后,由于兰大骨干教师已出走殆尽,大规模的人才流失现象才得以稍稍缓解,但仍像动脉破损一样难以止血。从2000年到2004年,依然有超过40名副高级职称以上的老师选择跳槽。以至于有人形容:兰州大学流失的高水平人才,完全可以再办一所同样水平的大学。优秀学生半路离校,生源质量逐年下降随着“孔雀东南飞”大潮离开兰州大学的不仅是老师,还有学生。去年兰大的高考各省录取平均分在全国高校中仅仅位列第76名,这与兰大的科研、学术水平排名相去甚远,在众多211/985院校中也处于较靠后的位置。也就是说,新招学生的生源水平远远落后于兰州大学的学术地位。相比于逐年下滑的生源质量,更为令兰大领导担忧的,是优秀研究生的流失。在过去,校外保送研究生的人数是固定的,但2014年之后,教育部实施新的保研政策,凡是保研的学生都可以自由选择读研院校。规定一出,当年即造成兰大的保送研究生几乎全都外流到了北京、上海等地的名校。
真实评价4:作为国内著名的985院校,近几年一直被一些人唱衰。的的确确现在的兰州大学比起过去有些发展的缓慢,但是原因不单单是兰州大学自身的原因,我个人觉得兰州大学发展不太理想主要有两点:一、人才的流失:自从兰州大学核物理并入清华大学之后,可以说兰州大学自此一蹶不振。大批的高技术人才的流失,也是导致兰州大学一直发展不理想的主要因素。二、地理位置:受西北地区经济发展的缘故,没有重工业的支持,兰州大学想发展起来并不容易。经济不理想,想留住很好的人才,并不容易。不过即便是这样,985工程院校依旧是985,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兰州大学的实力依旧不是一般的院校能够比拟的。教育部直属的重点院校,双一流A类院校,学校办学历史悠久,底蕴深厚。目前一共拥有6个校区,在校生规模达30000多人。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兰州大学草学评为A+档学科;生态学评为A档学科;另外数学、物理学、民族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生物学、地理学、化学、公共管理评为B+档学科。其力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应用经济学、大气科学、新闻传播学、基础医学评为B档。截止到2018年,兰州大学拥有国家特色专业分别是:“核技术、历史学、生物技术、草业科学、地理科学、数学与应用数学、经济学、理论与应用力学、功能材料、行政管理等专业”。即便是兰州大学近几年发展并不是很理想,但是也仅仅是相当而言的。其实力还是非常的不错,在西北地区肯定是非常的厉害的。
真实评价5:兰州大学地理位置不太好,但是综合实力真的很强,是性价比很高的大学,学校各种助学金奖学金超多,而且评的非常公正且透明,学校设施很不错,宿舍楼每层热水器饮水机洗衣机吹风机等设施都很齐全,学习氛围也超好,关键是毕业后考研的的话,兰大的学生去其他一些名校非常收欢迎,毕竟外界对兰大学生的评价都是坚韧勤奋,能吃苦之类的。
六、院校介绍
兰州大学是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综合性大学,在国家高等教育格局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在国内外具有重要影响和良好声誉。现有城关、榆中2个校区,校园面积3544.32亩。
学校按照“兴文、厚理、拓工、精农、强医”的学科发展思路,着力构建门类齐全、结构合理、特色鲜明的学科体系。是我国首批具有学士、硕士、博士学位授予权,首批建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的高校。现有25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47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24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涵盖了12个学科门类,是具有学位授权自主审核高校之一。有2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有8个国家重点学科,2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化学、大气科学、生态学、草学4个学科入选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名单。化学、物理学、材料科学、地球科学、植物学与动物学、数学、工程学、生物学与生物化学、环境和生态学、临床医学、药理学与毒物学、农业科学以及社会科学总论等13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其中化学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
学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弘扬“勤奋、求实、进取”的优良学风,深入推进教育教学改革,不断完善人才培养体系,不懈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我国首批设置文、理科国家基础科学研究与教学人才培养基地,首批入选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的高校,是我国实施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的19所高校之一。现有本科生20146人,硕士研究生13297人,博士研究生3808人。有103个本科专业,16个国家级特色专业。有5个国家级教学团队,6个国家级人才培养基地,37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7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4个国家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42万余名校友以浓郁的家国情怀、独特的坚守奋斗,赢得了“基础扎实、知识面宽、勤奋实干”的美誉。改革开放以来,毕业生荣膺两院院士、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者数量均名列全国高校前茅。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