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考多少分能上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今年最低录取分数线是多少?2024届考生可以参考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23年在各省的最低录取分数线,预测指导今年的高考志愿填报!
2024年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录取分数线(预测):
一: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录取分数线2024(省内)
在江苏省(本科)最低录取分数预测为:历史类583分、物理类635分。
二、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录取分数线2024(其它省市)
1、在内蒙古(本一B)最低录取分数预测为:理科513分。
2、在云南省(本一)最低录取分数预测为:理科544分。
3、在重庆市(本科)最低录取分数预测为:物理类580分。
4、在湖北省(本科)最低录取分数预测为:物理类608分。
5、在上海市(本科)最低录取分数预测为:综合类542分。
更多省市录取分数线预测,详见赶考生志愿模拟填报助手。
三、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录取分数线一览表2023(2024年参考)
需注意的是,不同省份和地区的高考录取政策和标准可能会有所不同,具体请访问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官方网站或电话咨询学校招生办。
省份 | 院校 | 科目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
安徽(本一)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中外合作) | 理科 | 569 | 30410 | 482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中外合作) | 文科 | 556 | 5986 | 495 | |
安徽(本一)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 理科 | 589 | 20168 | 482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 文科 | 563 | 4873 | 495 | |
北京(本科)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 综合类 | 610 | 8522 | 448 |
重庆(本科)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 物理类 | 580 | 11199 | 406 |
福建(本科)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 历史类 | 576 | 3239 | 453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 物理类 | 595 | 12803 | 431 | |
甘肃(本一)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 理科 | 518 | 9378 | 433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 文科 | 532 | 2321 | 488 | |
广东(本科)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 历史类 | 558 | 12583 | 433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 物理类 | 590 | 34669 | 439 | |
广西(本一)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 理科 | 549 | 16122 | 475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 文科 | 541 | 9181 | 528 | |
贵州(本一)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中外合作) | 理科 | 471 | 44276 | 459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中外合作) | 文科 | 553 | 8491 | 545 | |
贵州(本一)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 理科 | 535 | 16909 | 459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 文科 | 565 | 6276 | 545 | |
贵州(本一)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定向) | 理科 | 594 | 4867 | 459 |
海南(本科)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 综合类 | 666 | 3519 | 483 |
河北(本科)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 历史类 | 586 | 4333 | 430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 物理类 | 578 | 27571 | 439 | |
河南(本一)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较高收费) | 理科 | 573 | 44106 | 514 |
河南(本一)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 理科 | 593 | 26587 | 514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 文科 | 597 | 5216 | 547 | |
黑龙江(本一A)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 理科 | 546 | 8185 | 408 |
黑龙江(本一B)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B) | 理科 | 413 | 37076 | 408 |
黑龙江(本一B)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B)(定向) | 理科 | 546 | 8185 | 408 |
湖北(本科)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 物理类 | 608 | 15891 | 424 |
湖南(本科)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 历史类 | 564 | 5349 | 428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 物理类 | 597 | 16325 | 415 | |
江西(本一)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国家专项) | 理科 | 524 | 48578 | 518 |
江西(本一)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 理科 | 587 | 13424 | 518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 文科 | 570 | 4866 | 533 | |
吉林(本一A)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中外合作) | 理科 | 485 | 15806 | 463 |
吉林(本一A)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 理科 | 531 | 8653 | 463 |
吉林(本一B)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B) | 理科 | 512 | 11326 | 463 |
江苏(本科)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 历史类 | 583 | 7783 | 474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 物理类 | 635 | 11117 | 448 | |
辽宁(本科)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 历史类 | 536 | 6548 | 404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 物理类 | 571 | 18728 | 360 | |
内蒙古(本一A)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 理科 | 508 | 12271 | 434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 文科 | 488 | 4799 | 468 | |
内蒙古(本一B)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B) | 理科 | 513 | 11404 | 434 |
宁夏(本一)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 理科 | 493 | 3147 | 397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 文科 | 521 | 1496 | 488 | |
青海(本一)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 理科 | 363 | 10759 | 330 |
青海(本一)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民族预科班) | 理科 | 417 | 4893 | 330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民族预科班) | 文科 | 470 | 1266 | 406 | |
青海(本一)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定向) | 理科 | 462 | 2427 | 330 |
山东(1段)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 综合类 | 580 | 39433 | 443 |
山西(本一A)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 理科 | 564 | 11735 | 480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 文科 | 530 | 2732 | 490 | |
陕西(本一)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 理科 | 560 | 12642 | 443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 文科 | 536 | 4935 | 489 | |
上海(本科)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 综合类 | 542 | 9418 | 405 |
四川(本一)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中外合作) | 理科 | 579 | 34436 | 520 |
四川(本一)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定向) | 理科 | 589 | 28116 | 520 |
四川(本一)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 理科 | 596 | 24275 | 520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 文科 | 563 | 6737 | 527 | |
天津(本科A)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 综合类 | 619 | 8656 | 472 |
新疆(本一)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 理科 | 500 | 5340 | 396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 文科 | 496 | 2037 | 458 | |
新疆(本一(单列类外语))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 理科 | 387 | 3055 | 396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 文科 | 447 | 799 | 458 | |
云南(本一)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中外合作) | 理科 | 544 | 20191 | 485 |
云南(本一)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 理科 | 571 | 11813 | 485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 文科 | 578 | 3443 | 530 | |
云南(本一)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定向专业) | 理科 | 599 | 5903 | 485 |
浙江(1段)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 综合类 | 618 | 35728 | 488 |
数据来源于赶考生:https://www.gankaosheng.com/zhiyuan/ |
附: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简介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是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是江苏高水平大学建设高峰计划A类建设高校。服务于新中国国家战略和国民经济建设需求而生,1960年设立南京大学气象学院(学校前身),隶属原中央(军委)气象局,1963年独立建校为南京气象学院,1978年列入全国重点大学,2000年划转江苏省人民政府主管,2004年更名为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07年以来,学校先后实现了江苏省人民政府、中国气象局、教育部、国家海洋局等多方共建。现为以江苏省管理为主的中央与地方共建高校。
学校主校区坐落于南京市江北新区,占地2000余亩;金牛湖产教融合园区位于天长市金牛湖新区,毗邻南京市六合区;无锡校区位于无锡市锡东新城,建有滨江学院(现已转设为无锡学院)和南信大无锡研究生院、无锡研究院、无锡校区国教院;另在南京市江北新区、六合区、雨花台区建有大学科技园及其文旅园区。现有全日制在校生约35800人,其中普通本科生约28300人、硕博研究生约6200人、留学生(学历生)约1300人。
学校坚持科教融合理念,教学科研资源丰富。大气科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是教育部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为全国首批唯一入选省属高校。人工智能产业学院是首批省级重点产业学院建设点。建有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中心、19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等多个实践教学平台。学校大气科学、信息与计算科学、海洋科学、材料物理、电子信息工程、自动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22个专业入选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数值天气预报》《大气物理学》《环境科学概论》《气候变化与人类社会》等课程入选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天气学分析基础》《GIS气象应用》《高频电子线路》《社区服务创新实践》《统计学》《红色经典与信仰史话》等14门课程获批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拥有一批国家精品教材和国家规划教材。建有气候与环境变化国际联合实验室、国家技术转移中心、气象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教育部数字取证工程研究中心、中国气象局大气物理与大气环境重点开放实验室、省科技创新智库基地、江苏省地理大数据智能应用工程研究中心、江苏省协同精密导航定位与智能应用工程研究中心、江苏省气象能源利用与控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国制造业发展研究院、省重点培育智库气候与环境治理研究院、省军民融合创新平台等30多个省部级以上科研平台,建有“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与评估协同创新中心”和“大气环境与装备技术协同创新中心”2个省级协同创新中心,其中“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与评估协同创新中心”入选教育部首批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现有《大气科学学报》《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学报》《阅江学刊》三份学术期刊,其中《大气科学学报》为北大中文核心期刊、CSCD收录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学报》为北大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阅江学刊》为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AMI综合评价(A刊)扩展期刊。图书馆馆藏纸质文献243万余册,数据库总量近60种,中外电子图书199万余种,电子期刊226万余册,年订阅纸质中外期刊1013种,是国内大气科学类文献最齐全的高校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