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考多少分能上衢州学院?今年最低录取分数线是多少?2025届考生可以参考衢州学院2024年在各省的最低录取分数线,预测指导今年的高考志愿填报!
2024年衢州学院录取分数线:
一:衢州学院录取分数线2024(省内)
1、在浙江省(1段)最低录取分数为:综合类492分。
2、在浙江省(2段)最低录取分数为:综合类481分。
二、衢州学院录取分数线2024(其它省市)
1、在河南省(本二)最低录取分数为:理科498分、文科495分。
2、在宁夏(本二)最低录取分数为:理科419分。
3、在贵州省(本科)最低录取分数为:物理类431分、历史类481分。
4、在河北省(本科)最低录取分数为:物理类493分。
5、在山东省(1段)最低录取分数为:综合类471分。
更多省市录取分数线,详见赶考生志愿模拟填报助手。
三、衢州学院录取分数线一览表2024(2025年参考)
需注意的是,不同省份和地区的高考录取政策和标准可能会有所不同,具体请访问衢州学院官方网站或电话咨询学校招生办。
省份 | 院校 | 科目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
安徽(本科) | 衢州学院 | 物理类 | 513 | 108202 | 465 |
重庆(本科) | 衢州学院 | 物理类 | 500 | 60789 | 427 |
福建(本科) | 衢州学院 | 历史类 | 483 | 15626 | 431 |
衢州学院 | 物理类 | 530 | 53643 | 449 | |
甘肃(本科) | 衢州学院 | 物理类 | 466 | 47231 | 370 |
广西(本科) | 衢州学院 | 历史类 | 434 | 37456 | 400 |
衢州学院 | 物理类 | 457 | 87607 | 371 | |
贵州(本科) | 衢州学院 | 物理类 | 431 | 108489 | 380 |
衢州学院 | 历史类 | 481 | 25667 | 442 | |
海南(本科) | 衢州学院 | 综合类 | 576 | 16888 | 483 |
河北(本科) | 衢州学院 | 物理类 | 493 | 133743 | 448 |
河南(本二) | 衢州学院 | 理科 | 498 | 151084 | 396 |
衢州学院 | 文科 | 495 | 41702 | 428 | |
黑龙江(本科) | 衢州学院 | 物理类 | 428 | 60280 | 360 |
湖北(本科) | 衢州学院 | 物理类 | 506 | 84465 | 437 |
湖南(本科) | 衢州学院 | 物理类 | 470 | 126123 | 422 |
衢州学院 | 历史类 | 477 | 35117 | 438 | |
江西(本科) | 衢州学院 | 物理类 | 506 | 80216 | 448 |
衢州学院 | 历史类 | 526 | 18618 | 463 | |
辽宁(本科) | 衢州学院 | 物理类 | 465 | 69876 | 368 |
宁夏(本二) | 衢州学院 | 理科 | 419 | 16846 | 371 |
青海(本一) | 衢州学院 | 理科 | 346 | 17102 | 343 |
山东(1段) | 衢州学院 | 综合类 | 471 | 252242 | 444 |
山西(本二B) | 衢州学院(B) | 理科 | 444 | 83134 | 418 |
陕西(本二) | 衢州学院 | 理科 | 452 | 77267 | 372 |
上海(本科) | 衢州学院 | 综合类 | 433 | 35806 | 403 |
四川(本二) | 衢州学院 | 理科 | 512 | 118741 | 459 |
衢州学院 | 文科 | 509 | 32849 | 457 | |
云南(本二) | 衢州学院 | 理科 | 475 | 66771 | 420 |
衢州学院 | 文科 | 522 | 24966 | 480 | |
浙江(1段) | 衢州学院 | 综合类 | 492 | 178059 | 492 |
浙江(2段) | 衢州学院 | 综合类 | 481 | 188673 | 269 |
数据来源于赶考生:https://www.gankaosheng.com/zhiyuan/ |
附:衢州学院简介
衢州学院是一所以工为主、多科协调发展的全日制应用型普通本科院校。学校前身为创办于1985年的浙江工学院浙西分校(浙江工业大学浙西分校),2010年经教育部批准升格更名为衢州学院。2013年获批为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高校,2015年获批为浙江省应用型建设试点示范学校,2018年顺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2021年被列为教育部新一轮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试点院校。学校获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示范基地、省重才爱才先进单位、省文明单位、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优秀学校、省高校平安校园、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等荣誉。
近年来,学校立足“应用型、地方性、开放式”发展定位,致力于推进内涵发展、特色发展、高质量发展,打造高水平特色鲜明的应用型大学。
人才队伍不断壮大。现有教职员工700人,专任教师516人,其中正高级职称教师65人、副高级职称教师171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181人。柔性引进院士团队2个、国家“引才计划”人才1人。拥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人才1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人员1人,省“引才计划”人才2人,省“151人才工程”第二、三层次人选22人次,省高校领军人才培养计划人选8人,省“之江青年社科学者行动计划”人选1人,省“青年科学家培养计划”人选2人,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11人,省高校优秀教师1人,省优秀科技工作者1人,省农业科技先进工作者1人,省“钱江人才计划”D类项目择优资助人员1人 ,市拔尖人才8人(含青年2人),市级以上各类“人才工程(计划)”228人次,市级重点创新团队4个,“双师双能”型教师320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