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考多少分能上中南民族大学?今年最低录取分数线是多少?2025届考生可以参考中南民族大学2024年在各省的最低录取分数线,预测指导今年的高考志愿填报!
2024年中南民族大学录取分数线:
一:中南民族大学录取分数线2024(省内)
在湖北省(本科)最低录取分数为:物理类557分、历史类563分。
二、中南民族大学录取分数线2024(其它省市)
1、在内蒙古(本一B)最低录取分数为:理科468分、文科482分。
2、在青海省(本一)最低录取分数为:理科383分、文科459分。
3、在甘肃省(本科)最低录取分数为:物理类501分、历史类518分。
4、在贵州省(本科)最低录取分数为:物理类487分、历史类530分。
5、在天津市(本科A)最低录取分数为:综合类596分。
更多省市录取分数线,详见赶考生志愿模拟填报助手。
三、中南民族大学录取分数线一览表2024(2025年参考)
需注意的是,不同省份和地区的高考录取政策和标准可能会有所不同,具体请访问中南民族大学官方网站或电话咨询学校招生办。
省份 | 院校 | 科目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
安徽(本科) | 中南民族大学 | 物理类 | 550 | 63894 | 465 |
中南民族大学 | 历史类 | 572 | 7755 | 462 | |
北京(本科) | 中南民族大学 | 综合类 | 503 | 31574 | 434 |
重庆(本科) | 中南民族大学 | 物理类 | 518 | 50495 | 427 |
中南民族大学 | 历史类 | 526 | 9838 | 428 | |
福建(本科) | 中南民族大学 | 历史类 | 545 | 5915 | 431 |
中南民族大学 | 物理类 | 559 | 35531 | 449 | |
甘肃(本科) | 中南民族大学 | 物理类 | 501 | 32405 | 370 |
中南民族大学 | 历史类 | 518 | 6476 | 421 | |
广东(本科) | 中南民族大学 | 物理类 | 538 | 86940 | 442 |
中南民族大学 | 历史类 | 547 | 15707 | 428 | |
广西(本科) | 中南民族大学 | 物理类 | 510 | 49416 | 371 |
中南民族大学 | 历史类 | 541 | 7827 | 400 | |
贵州(本科) | 中南民族大学 | 物理类 | 487 | 60469 | 380 |
中南民族大学 | 历史类 | 530 | 11045 | 442 | |
海南(本科) | 中南民族大学 | 综合类 | 483 | 41779 | 483 |
河北(本科) | 中南民族大学 | 物理类 | 540 | 67377 | 448 |
中南民族大学 | 历史类 | 581 | 7708 | 449 | |
河南(本一) | 中南民族大学 | 理科 | 549 | 74409 | 511 |
中南民族大学 | 文科 | 557 | 10292 | 521 | |
黑龙江(本科) | 中南民族大学 | 物理类 | 512 | 30782 | 360 |
中南民族大学 | 历史类 | 566 | 2908 | 410 | |
湖北(本科) | 中南民族大学 | 物理类 | 557 | 43617 | 437 |
中南民族大学 | 历史类 | 563 | 6995 | 432 | |
湖南(本科) | 中南民族大学 | 物理类 | 511 | 76265 | 422 |
中南民族大学 | 历史类 | 544 | 10598 | 438 | |
江西(本科) | 中南民族大学 | 物理类 | 518 | 67165 | 448 |
中南民族大学 | 历史类 | 573 | 5300 | 463 | |
江苏(本科) | 中南民族大学 | 物理类 | 538 | 96022 | 462 |
中南民族大学 | 历史类 | 556 | 16019 | 478 | |
辽宁(本科) | 中南民族大学 | 物理类 | 509 | 48876 | 368 |
中南民族大学 | 历史类 | 541 | 7057 | 400 | |
内蒙古(本一A) | 中南民族大学 | 理科 | 489 | 24172 | 471 |
中南民族大学 | 文科 | 486 | 6462 | 478 | |
内蒙古(本一B) | 中南民族大学(B) | 理科 | 468 | 29673 | 471 |
中南民族大学(B) | 文科 | 482 | 6823 | 478 | |
宁夏(本一) | 中南民族大学 | 理科 | 432 | 14269 | 432 |
中南民族大学 | 文科 | 515 | 2358 | 496 | |
青海(本一) | 中南民族大学 | 理科 | 383 | 11640 | 343 |
中南民族大学(民族预科班) | 文科 | 459 | 2143 | 411 | |
山东(1段) | 中南民族大学 | 综合类 | 459 | 281066 | 444 |
山东(2段) | 中南民族大学 | 综合类 | 547 | 81067 | 150 |
山西(本一B) | 中南民族大学(B) | 理科 | 515 | 39381 | 506 |
中南民族大学(B) | 文科 | 527 | 6167 | 516 | |
陕西(本二) | 中南民族大学(国家专项) | 理科 | 471 | 63758 | 372 |
中南民族大学 | 文科 | 486 | 14814 | 397 | |
上海(本科) | 中南民族大学 | 综合类 | 452 | 31399 | 403 |
四川(本一) | 中南民族大学 | 理科 | 539 | 83354 | 539 |
中南民族大学 | 文科 | 548 | 11542 | 529 | |
天津(本科A) | 中南民族大学 | 综合类 | 596 | 12729 | 475 |
新疆(本一) | 中南民族大学 | 理科 | 393 | 17759 | 390 |
中南民族大学 | 文科 | 450 | 2910 | 425 | |
新疆(本一(单列类外语)) | 中南民族大学 | 理科 | 369 | 4869 | 390 |
中南民族大学 | 文科 | 398 | 1032 | 425 | |
云南(本一) | 中南民族大学(预科) | 理科 | 517 | 40780 | 505 |
中南民族大学(预科) | 文科 | 558 | 11921 | 550 | |
浙江(1段) | 中南民族大学 | 综合类 | 521 | 145199 | 492 |
吉林(本科) | 中南民族大学 | 物理类 | - | - | 345 |
中南民族大学 | 历史类 | - | - | 369 | |
数据来源于赶考生:https://www.gankaosheng.com/zhiyuan/ |
附:中南民族大学简介
中南民族大学是直属于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的综合性普通高等学校,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教育部、湖北省、武汉市共建高校,坐落于白云黄鹤的故乡——武汉南湖之滨。学校创建于1951年,是新中国成立后最早建立的民族高校之一。建校以来,学校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和民族政策,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各项事业获得了快速发展。
办学基础稳步夯实。学校现有56个民族的全日制博士、硕士、本科、预科等各类学生29000余人。学校现有4个一级学科博士点,25个学术型一级学科硕士点,20个专业型硕士点。现有本科招生专业82个,涵盖10大学科门类,获批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34个(国家级14个),环境工程专业通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获得国家级“新工科”项目4项、“新农科”项目5项、“新文科”项目4项,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9门、教育部课程思政示范项目2项。2018年1月,学校入选湖北省“国内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其中民族学、化学和药学3个学科入选“国内一流学科建设学科”。2017年,民族学在教育部学科评估中被评为A类学科;化学、工程学、材料科学3个学科进入ESI学科排名全球前1%。现有教职工2200余人,各类专任教师1400余人,专任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的占58%。拥有“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引培了国家“杰青”、国家“优青”、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等一批高层次人才。“十三五”期间,获国家级科研项目291项,其中重大重点项目36项;发表CSSCI期刊论文761篇,其中在《中国社会科学》等权威期刊发表论文131篇;发表SCI期刊论文1373篇,其中一区论文279篇;出版高水平学术专著245部,获批授权发明专利271项,获省部级科研奖励123项;制定中药材艾叶国际标准1项;湖北全面小康建设研究院入选2017年度中国核心智库,建成“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国家级“互联网+中华文明”全国示范基地。学校位列2019年全国高校C刊论文发表数量排行榜第86位,自然指数2020年度排124位,学报人文社科版、自科版全部入选“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A等级。
学校影响不断扩大。2012年,学校获批国家级教师教学发展示范中心,是非“985”“211”高校中唯一获批单位;2001年、2006年、2016年,连续三次在教育部本科教学水平评估中成绩优异。2017年8月,获评“全国创新创业教育深化改革示范高校”。2017年9月,学校人才培养成果入选“砥砺奋进的五年”大型成就展。建校70年来,累计培养了15万余名高素质人才。近年来,学校承担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利用自身科研优势建设多个服务民族地区产业发展平台,推进国家民委派驻武陵山片区联络员、“1221”精准扶贫工作、驻村扶贫工作队、“616”对口支援长阳县、对口支援三峡库区移民工程、定点帮扶恩施市基础教育、博士服务团、“三万”活动、科技副县长、基层高质量发展专才支持计划等“十大工程”,累计派出干部、教师144人次,投入各类扶贫专项资金5000余万元,先后与恩施州、铜仁市、张家界市、湘西州、怀化市、黔西南州等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全面加强与武陵山片区、巴林右旗、德保县、乐安县等地区在人才培养、智库服务、科学研究与成果转化、文化建设、农产品销售渠道拓展等领域的深度合作。学校与境外50余所大学建立了校际交流与合作关系,与武汉大学、重庆大学等数十家国内高校开展联合培养、互访互学等深度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