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志愿填报 院校库 专业库

山东理工大学录取分数线2024是多少分(2025报考参考)

2024年考多少分能上山东理工大学?今年最低录取分数线是多少?2025届考生可以参考山东理工大学2024年在各省的最低录取分数线,预测指导今年的高考志愿填报!

山东理工大学录取分数线2024是多少分(2025报考参考)

2024年山东理工大学录取分数线:

一:山东理工大学录取分数线2024(省内)

在山东省(1段)最低录取分数为:综合类475分。

二、山东理工大学录取分数线2024(其它省市)

1、在新疆(本二(单列类外语))最低录取分数为:理科317分。

2、在云南省(本二)最低录取分数为:理科495分。

3、在重庆市(本科)最低录取分数为:物理类511分、历史类519分。

4、在广东省(本科)最低录取分数为:物理类532分。

5、在海南省(本科)最低录取分数为:综合类538分。

更多省市录取分数线,详见赶考生志愿模拟填报助手

三、山东理工大学录取分数线一览表2024(2025年参考)

需注意的是,不同省份和地区的高考录取政策和标准可能会有所不同,具体请访问山东理工大学官方网站或电话咨询学校招生办。

省份院校科目最低分最低位次省控线
安徽(本科)山东理工大学历史类51822551462
山东理工大学物理类53185551465
北京(本科)山东理工大学综合类51728417434
重庆(本科)山东理工大学物理类51154463427
山东理工大学历史类51911161428
福建(本科)山东理工大学物理类54444505449
甘肃(本科)山东理工大学物理类50232016370
山东理工大学历史类5117363421
广东(本科)山东理工大学物理类53296358442
广西(本科)山东理工大学物理类49261530371
山东理工大学历史类50714641400
贵州(本科)山东理工大学物理类46775895380
海南(本科)山东理工大学综合类53826380483
河北(本科)山东理工大学物理类51994287448
山东理工大学历史类55614221449
河南(本一)山东理工大学理科54382340511
山东理工大学文科53220150521
黑龙江(本科)山东理工大学物理类47243986360
山东理工大学历史类4969716410
湖北(本科)山东理工大学物理类52767041437
山东理工大学历史类53612476432
湖南(本科)山东理工大学物理类50483835422
山东理工大学历史类53313451438
江西(本科)山东理工大学物理类52065310448
山东理工大学历史类54312567463
江苏(本科)山东理工大学物理类54389635462
山东理工大学历史类54520359478
辽宁(本科)山东理工大学物理类48659696368
山东理工大学历史类5179781400
内蒙古(本一A)山东理工大学理科47926768471
山东理工大学文科4915973478
内蒙古(本二A)山东理工大学理科42940939360
山东理工大学文科44710651381
宁夏(本一)山东理工大学理科44811446432
山东理工大学文科--496
青海(本一)山东理工大学(民考汉预科)理科35615551343
山东(1段)山东理工大学综合类475241240444
山西(本二A)山东理工大学理科49450848418
山东理工大学文科50210477446
陕西(本二)山东理工大学理科46567791372
山东理工大学文科48016426397
上海(本科)山东理工大学综合类44732641403
四川(本一)山东理工大学理科55169408539
四川(本二)山东理工大学理科494144724459
山东理工大学文科50932849457
天津(本科A)山东理工大学综合类53429376475
新疆(本二(单列类外语))山东理工大学理科31711140262
云南(本一)山东理工大学理科53929517505
云南(本二)山东理工大学理科49553556420
浙江(1段)山东理工大学综合类492178059492
浙江(2段)山东理工大学综合类488181295269
吉林(本科)山东理工大学物理类--345
山东理工大学历史类--369
数据来源于赶考生:https://www.gankaosheng.com/zhiyuan/

附:山东理工大学简介

山东理工大学创建于1956年,坐落在历史悠久的齐文化发祥地——山东省淄博市,是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与山东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山东省高水平大学建设单位,是山东省重点建设的以理工为主的多科性大学。学校为国家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首批国家级“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单位、国家知识产权试点高校、教育部首批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全国教育信息化试点优秀单位、全国大学外语教学改革试点单位、全国大学生KAB创业教育基地、研究生推免资格高校、山东省首批文明校园、“山东省智慧教育示范校”创建单位。

学校大力实施“人才优先战略”,把师资队伍建设作为“首要工程”,坚持引育并举,获评山东省人才工作先进单位。现有专任教师2300人,其中教授312人、副教授789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1285人。拥有双聘院士、海外院士、长江学者、国家重点人才工程专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国家百千万人才等国家级人才34人次;山东省“一事一议”引进顶尖人才、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人选、中科院“百人计划”、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人选、泰山系列人才、山东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省级教学名师等省部级人才86人次;特聘教授70人。

学校始终坚持教学工作中心地位,深化教育教学综合改革,实施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工程,着力培养有社会责任、有创新精神、有专门知识、有实践能力、有健康身心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十二五”以来,学校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省级教学成果特等奖等省级以上教学成果奖31项。拥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7个、特色专业5个,首批教育部“卓越计划”试点专业3个;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7门、精品课程5门、精品资源共享课3门、双语示范课程1门;国家级规划教材32部;国家级教学团队2个。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大红炉众创空间获批科技部“国家备案众创空间”。“十二五”以来,学生在“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挑战杯”等重大赛事中获省部级以上奖励近万项。毕业生就业率和就业质量居省属高校前列,第三方评估机构调研显示,用人单位及毕业生满意度高,获评山东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深化研究生教育培养模式改革,“十二五”以来,获批省研究生教育质量提升计划项目153项,荣获省优秀博士、硕士学位论文75篇,获评山东省研究生教育管理与学科建设先进单位。

相关文章

热门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