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药科大学最新排名多少?
1、沈阳药科大学在2025年的校友会全国大学排名中位列第180名,在辽宁省内高校中排名第11名,在全国医药类高校中排名第24名。
2、从世界大学排名来看,沈阳药科大学2024-2025年U.S.News世界排名为第1754位。
一:沈阳药科大学排名一览表(国内高校排名)
以下数据是赶考生根据校友会2025年最新发布的中国大学排行榜整理而成的。由于各个排名机构的评价标准各有不同,所以沈阳药科大学在该排行榜中的排名结果可能会与大家自身的认知存在差异,仅供参考。
1、沈阳药科大学全国大学排名
在全国高校排名中,沈阳药科大学排名第180位,属于中国高水平大学的办学层次。其综合实力弱于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强于辽宁师范大学。
全国排名 | 院校 | 省市 | 类型 | 星级 | 办学层次 |
---|---|---|---|---|---|
179 | 吉林农业大学 | 吉林 | 农林 | 4★ | 中国高水平大学 |
179 |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 | 北京 | 语言 | 3★ | 区域一流大学 |
180 | 沈阳药科大学 | 辽宁 | 医药 | 4★ | 中国高水平大学 |
180 | 辽宁师范大学 | 辽宁 | 师范 | 3★ | 区域一流大学 |
180 | 广西医科大学 | 广西 | 医药 | 3★ | 区域一流大学 |
2、沈阳药科大学省内大学排名
在辽宁省内高校排名中,沈阳药科大学处于辽宁本省大学第11位,排名低于沈阳大学,但高于辽宁师范大学。
省内排名 | 院校 | 地市 | 类型 | 办学层次 | 全国排名 |
---|---|---|---|---|---|
9 | 沈阳工业大学 | 沈阳市 | 理工 | 区域一流大学 | 167 |
10 | 沈阳大学 | 沈阳市 | 综合 | 区域一流大学 | 170 |
11 | 沈阳药科大学 | 沈阳市 | 医药 | 中国高水平大学 | 180 |
12 | 辽宁师范大学 | 大连市 | 师范 | 区域一流大学 | 180 |
13 | 沈阳建筑大学 | 沈阳市 | 理工 | 区域一流大学 | 183 |
3、沈阳药科大学医药类大学排名
在全国医药类高校排名中,沈阳药科大学位列第24名,排名低于黑龙江中医药大学,排在广西医科大学之上。
医药类排名 | 院校名称 | 省市 | 办学层次 | 全国排名 |
---|---|---|---|---|
22 |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 | 山东 | 中国高水平大学 | 154 |
23 |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 黑龙江 | 中国高水平大学 | 167 |
24 | 沈阳药科大学 | 辽宁 | 中国高水平大学 | 180 |
25 | 广西医科大学 | 广西 | 区域一流大学 | 180 |
26 | 湖北医药学院 | 湖北 | 区域一流大学 | 181 |
二:沈阳药科大学排名一览表(世界大学排名)
在全球国际大学排名中,不同评级机构对沈阳药科大学排名存在较大差距。2024-2025年,沈阳药科大学U.S.News世界排名为1754名。
评级机构 | 院校 | 年份 | 世界排名 |
---|---|---|---|
U.S.NEWS(美国) | 沈阳药科大学 | 2024-2025 | 1754 |
三:沈阳药科大学简介
学校目前已发展成为多学科、多层次、多形式教育的高等药学学府,设有药学院、制药工程学院、中药学院、生命科学与生物制药学院、工商管理学院、医疗器械学院、功能食品与葡萄酒学院、无涯创新学院、文体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继续教育学院等11个学院。现有在校研究生5214人(博士生652人、硕士生4562人)、本科生9900人、成人函授生11112人。学校荟萃了众多的专家学者,教职工1167人,其中专任教师689人,正高级职称159人(教授156人),副高级职称260人(副教授260人)。现有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全国创新争先奖状1人,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2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2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4人,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1人,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青年拔尖人才1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青年学者3人,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全国模范教师1人,全国教材建设先进个人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1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药学学科评议组成员1人,全国药学专业学位教指委委员1人,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2人,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1人,霍英东青年教师基金获得者7人,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28人,教育部首届青年教师奖1人,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2人,教育部创新团队1个,辽宁省领军人才1人,辽宁省优秀专家12人,辽宁省攀登学者6人,辽宁省特聘教授21人,辽宁省“院士后备人选培养工程”第二批人选1人,辽宁省优秀教师11人,辽宁省教学名师44人,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百层次人选45人,“兴辽英才计划”领军人才18人,青年拔尖人才18人,高水平创新创业团队4个,辽宁省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3个。
学校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秉承“以药学研究为特色,向大健康产业全域延伸”的发展思想,建成了集科技创新、技术孵化、成果转化、药品监管服务于一体的“3+1”型药物创新体系。体系拥有省部级以上科技创新基地59个,包括国家药物创新综合性平台、国家药品监管科学研究基地、基于靶点的药物设计与研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药质量控制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和智能药物递送系统设计与评价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等,涵盖了新药临床前研发完整技术链,部分功能与国家药物创新体系接轨。